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一楠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文艺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能够全面展示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新质生产力也必将对文艺产生重要驱动作用,可以和文艺共同发展。
其一,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而创新是文艺与科技共同的要素。创新性的工作很可能始于一个猜想,然后付诸论证与实践,故而,一些文艺作品能够拓展生活世界的想象空间,展示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成为撬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如一些漫画和影视公司的作品便以先锋科技和超前理念为主要卖点,剧集中对时间分支、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星际航行、仿生科技、3D打印、光学隐身、全息影像等理念的戏剧性展示,不仅呼应着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而且还提供了大胆的、富有启发性的设想,进而受到广泛关注。
其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文艺领域带来了改变的契机。这在历史上也并不罕见,生产力的进步对于文艺的发展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下,数量繁多的新兴科技被应用于文艺领域,它们改变了一些文艺领域的生产方式,打破、重组了一些文艺领域的传统媒介,刺激新媒介的出现,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质料,这进一步改变了文艺的传播方式,延伸和扩展了文艺批评的边界与方法。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浪潮中,AI(人工智能)创作跨越文本、图像和视频,与区块链技术、NFT(非同质化通证)交易一同改变了文艺的本体和载体乃至创造的主体,这也对文艺领域乃至整个人文学科范式的更新提出了一定要求。显然,对文艺及“文艺何为”的思考,将伴随科技的发展更加深入。
其三,新质生产力的介入极大促进了文艺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激活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以科技方式赓续中华文脉。从环境监测、风沙防治到病害分析,科学的文物保护手段已在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应用。敦煌莫高窟便是个中典范,不仅以一流的技术手段向全世界分享着文物保护的中国经验,而且凭借多元化、智能化的文物数字化资源库,使石窟面向下一个千年。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服务于文物保护,还有助于考古研究、大众传播,使见证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实现全球共享、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借由先进的舞台技术,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被呈现为舞台上曲折幽深的立体画卷、虚实相生的裸眼景观,文人苏轼则以虚拟数字人的形象出现在2023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现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现代科技的华丽手段相结合,共同推动了“国潮热”的出现,向我们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可能具有的多种当代样态。
其四,一些文艺领域的发展对科技的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一些文艺领域的更新向全社会展示了新的技术需求、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文艺与科技的跨界联合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文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生长点,如无纸动画的出现促进了扫描仪、数位板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发展,CG(计算机生成图像)艺术刺激了图像处理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国领先的无人机技术适应当代艺术需求发展出的新形态——在2024年跨年夜,多个城市的夜空出现了“飞龙在天”的视觉奇观。这一真实的艺术形象,是由上千台无人机依托精密的编队飞行算法和集群控制系统共同完成的。航拍、运输、救援等无人机的基础应用场景普遍不需要无人机群达到如此高的准确度,但文艺体验的需求已使高精度的无人机表演成为节日庆典、旅游互动、品牌宣传、影视拍摄等多种场景的重要部分。
其五,文艺的注入能够提高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而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与审美追求相结合,能够更好符合大众对美的需求。社会整体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审美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定的经济形态,也在外观、功能和文化理念上展示出对美的追求的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艺术与工业融合是有不少案例的,如近年来在技术和外观上大幅提升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更具未来感的车身设计和潮流化的内饰布局,同智能化的人机交互体验共同赢得了海内外消费者的心。
其六,文艺审美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可以起到塑造品性与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能忽视艺术和审美的力量。美育本身是一种“成人之学”,以增强人的感受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培育良好德性、点亮生命激情为重要目的,除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从业者,还要提高人的品性与修养,增强人的综合素质和生命活力。因此,对美的欣赏和体验,使人们追求更有意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并指向美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作为心灵教育、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美育,也能帮助青年人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在感受人类历史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体会“人之为人”的存在,养成开阔的胸襟,生发出对家国、人类无限的爱,也可以成为科技发展重要的辅助力量。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势必对文艺产生重要的驱动作用,文艺也会和新质生产力持续结合、共同发展。这一趋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才培养的历史规律等密切相关。运用新技术推动文艺发展,不仅要重视技术的使用方式,还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对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对文艺原创力的保护。(王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