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曾镇南
每当夜深人静聆听广播连续剧《明月照天山——林则徐在新疆》时,我都会被这盈盈入耳的音声打动,在脑际鲜明地浮现出一位令人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闽人先贤的声像,仿佛林则徐从遥远的道咸年间,随着广播剧的音波,来到了这人世间,将故事幻化成了独特的声光。
该剧回顾了林则徐在新疆以罪臣、戍卒的身份忍辱负重,积极参与新疆的屯垦、水利、塞防等治理政务时做出的业绩。过去因种种历史原因,有关这段故事的正史语焉不详,野史逸闻访而未曾理通,既未得到史家的考订虚实,也不为新疆之外的大众所详知,是林则徐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进入新时代以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新疆史志工作者刘长明、周轩综合了近些年的众多史学成果,编著了《林则徐在新疆》一书。该书成为了广播剧创作的史料库,为广播剧的创作提供了优而裕的素材。
《林则徐在新疆》一书从林则徐远戍入疆、流放伊犁、南疆勘地到终获赐环、奉旨回京的史事中,梳理出了一条以时间线、地理图、人物志、风情画为结构的章节体系,并用穿插倒叙的方式,把林则徐在新疆的即时性记事,与林则徐在内地的历时性简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历史巨人的形象完整地付之于笔端。这种严谨又灵活的组织形式,对于广播剧的情节构建是有启发意义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究竟应当如何取舍?处理的轻重、详略,应该依据怎样的艺术法则?从这些关键肯綮的创作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编剧的经验和创新能力。为了突出主题、塑造人物,该剧把林则徐在新疆的流戍生活作为重心和主干。此外,新疆作为故事的背景地,还突出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情等特色。
广播剧作为一门集文学、音乐、戏剧于一体的单独的艺术门类,需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保有虚构的艺术空间。这是发挥其以声移情、以声构象艺术特点的关键,也是现代广播剧在处理虚实关系上的核心问题。编剧采用了叙事实少虚多,写人实多虚少的原则,在表现人物性格时,采取典型化中的集中、鲜明、雅正的统一格调,以达到强化全剧艺术感染力的功效。
广播剧共分三集,讲述了林则徐在边疆兴修水利、屯垦戍边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剧中不仅描绘了林则徐体察民风边情、关注维族同胞生计的形象,更展现了他过人的智慧与勇气,让听众深刻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厚度与光辉。此外,该剧还细腻描绘了林则徐与布彦泰、魏源、左宗棠等人物的深情厚谊,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展现了时代风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重温,更是对林则徐精神的一次传承。
广播剧《明月照天山—林则徐在新疆》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使无声的剧本变成声调繁富、活泼交流、节奏多变的立体声音体,以语音话声艺术地呈现戏剧冲突,取得了时而暴风骤雨、时而清风明月的演播效果。剧组汇集了多位资深演员。在导演的调配和指挥下,演员们不仅把握住了全剧的总基调和总意蕴,还展现出了每个人物角色的个性,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在不同的细节场景中的感情变化,用声音的丝缕塑造出一个个丰富饱满人物形象。
广播剧要表现的剧情和人物,是靠演员一句句、一字字朗诵出来的,因此对演员识字、辨音、归调有很高的要求。汉语有四声,“平、上、去、入”的声调,实际上是高低不同、轻重有别的音调。循此音调变化诵读文章诗词,也就使得诵读带上某种音乐性了。文学中美的文字是一种音律的文字,绘画的文字。以创造性的语言创作文学作品,自然天然地就带着音乐性。因此,我们在美的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性的节奏与协和,也可以看出空间的形相和色彩。
以广播剧《明月照天山》的立体声音体的总体演播艺术效果而论,使我想起了《乐记》中所描绘的通感奇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在如万斛珍珠播发的跌宕起伏的诵读声、音乐伴奏声的协调交融中,林则徐在天山的鸟道间,在雪湖的岸涯旁驱柴车而行,披风沙而寻路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饱满起来。他和他的亲友师生们在逆境中,时而引吭齐讴,时而散淡吟咏,有的白头对雪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的青春尚年少,相恋相吸,逸兴湍飞向未来。维族、哈萨克族、满族、汉族,乃至我们的闽粤移民,共同生活在新疆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共同诵唱着一曲缅怀先贤、尊崇伟大、弘扬文明、创造未来的历史交响曲。原来,以耳为目也能看到如此骨格端翔、沉郁顿挫、激扬声光的历史活剧。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