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独特是一个作家存在的理由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独特是一个作家存在的理由

来源:文学报2024-08-22 16:37

  作者:曹文轩

  以前关注的是刘醒龙的小说《凤凰琴》《天行者》等,因为在北大讲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定要讲到醒龙这些小说的。这回读他的《刘醒龙地理笔记》,发现他在散文方面的功夫也是很深的。

独特是一个作家存在的理由

  醒龙的这些文字是游记吗?当然是,但又不是。他用了一个新的概念“地理笔记”。我们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既会联想到曾经看过的各种游记,国内国外的,但又不太会与那些游记联系起来,因为他的这些文字是独特的,不是从前游记的那番面孔和路数。独特的视野、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叙述、独特的解读,一切都是独特的,是醒龙的,而不与任何游记趋同,是新游记,是地理笔记。

  对于一个作家的作品而言,独特就是生命,就是价值。

  游记也好,地理笔记也好,总免不了写景。从前游记,主要就是写景。而写景是需要功夫的。风景在当代小说中的消失,理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失去风景的时代,这多多少少是个托词——是自己无能为力写风景的托词。因为太阳还在,大海还在,长江还在,山河还在,草木还在,哪里风景消失了?醒龙眼里,分明一路风景,风景无边。

  醒龙的风景画,是很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不太清楚醒龙是否喜欢绘画作品——我说的是风景画。如果醒龙是一个画家,他的风景画一定可以名噪当世,因为他的风景是——如我在上面强调的一个字眼,是独特的。

  我们可以借醒龙的风景说说风景的意义。

  诗人里尔克有一本书叫《艺术家画像》。此书对风景画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得出的结论是:风景的发现恰恰是更重要的发现——即使从西方的美术史进程中的先后次序来看,也是如此。在这本散文化的、充满诗性的书中,里尔克对风景以及风景成为绘画的中心,赞扬备至。他的见解是独到而令人信服的。

  有趣的是,就小说史而言,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小说,从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将风景看作是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虽然开始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风景意识,但将风景写进小说,却在古代小说家们那里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不写风景就似乎无法运作文字。中国的《红楼梦》,也是风景描写的经典。一部“红楼”,多少景色?它的风景描写,为后世中国小说在风景描写方面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在我们今天所经常谈论到的小说大师中,不说是全部也可以说是大部分,都是风景描写的高手:塞万提斯、托尔斯泰、鲁迅、沈从文……我们从《战争与和平》《猎人手记》《草原》《伊豆舞女》《边城》等作品中深深领略了风景给予作品和给予我们的种种好处。

  谈论醒龙的“地理笔记”,可以就“风景”的话题好好说说。因为他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与描绘非常出色、地道。来看一段关于秋雨的文字:“秋雨带来真正的寒意,并不等于秋雨真的冷酷。即将跨过长江时,秋雨连一根细丝也不拖曳,彻底地停下来。谚语说,夏天的雨隔着牛背。谚语从不说秋天的雨,因为秋天的雨就像世事中正气浩然的君子,从不玩那小小机锋使人无以算计,也不玩小鼻子小眼睛的花样使得那些烂货也能评说。秋天的雨,一旦下了决心,有长江和没长江都不是问题,过长江和不过长江同样不是问题!只要下了决心,就像这一天,分明雾气弥漫,莽莽如烟,轻轻弹一下指头就有不少的雨落下来。”我之前没有看到过这般写秋雨风景的文字。风景与醒龙,应当成为一个文学话题。

  醒龙也是一个率领语词之千军万马的将军,一路呼啸。文学正是因为语言的无限活性,为人类创造了辽阔无垠的精神世界——第二世界,也正是第二世界使人类走向了文明。我们在醒龙这里可以看到语词是怎么被调动的。他的形象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我们的阅读会被他的语流挟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路直下,是我们在阅读醒龙这些作品时的切身感受。频繁出现的对仗、文白相间的长短句子、意象杂多的单词组合,随着这些信手拈来的有节奏有旋律的句子,世界风起云涌。醒龙的小说靠情节使我们无法停下,醒龙的散文则靠语流和在语流中翻滚的意象、新颖别致的观念而使我们无法停下。

  我更关注的可能还有醒龙在面对自然时富有哲性的思考。《刘醒龙地理笔记》里的自然哲学,是他的游记区别于其他游记最重要的一个标识。

  “一滴水无以成江河。那最远的一滴水只是个领头者,这样的领头者最重要的职责是与第二滴水合二为一,再与第三、第四、第五直至数不胜数的水滴,融合在一起。至于长江在哪里,长江的入海口在哪里,都不是第一滴水所考虑的。水是实在的,所以水总是往低处流,而不会好高骛远,不去想如何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离开了这种实在,不可能有所谓最远的一滴水。那样的水滴,很可能被一只鸟叼了去喂给刚刚孵出来的小鸟,或者被一头小兽用舌头舔了去做了之后排泄物的一部分,还有可能被一朵花承接下来作为自身姿色的一种滋润。许许多多的水滴汇成许许多多的小溪,许许多多的小溪汇成许许多多的大河。还是一滴水,就想着要去大海,如此一滴水是轻浮而不是浪漫,不值得信任与托付。作为一条超级大河,只有出了三峡,经过洞庭湖和鄱阳湖,绕过芜湖、镇江和扬州,才将大海作为最终目标,这样的长江才是伟大而亲切的母亲河。”

  这段貌似叙事而实际上具有思辨性的智慧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自然哲学。(曹文轩)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