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粉丝来信》的技术与哲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粉丝来信》的技术与哲理

来源:解放日报2024-09-19 09:33

  作者:孙惠柱

  两年前首演于文化广场的中文音乐剧《粉丝来信》在1000多座的大剧场演了120多场,依然人气火爆。初看时,我就感觉这部剧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二刷后,我想主要谈两点。这两点既是我自己的直观感受,也受到两位朋友的启发。他俩是在谈论别的剧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评剧标准,而我深以为然,就借过来点评《粉丝来信》。

  第一点是属于形式范畴的“技术”。喜剧家陈佩斯在谈他自己的戏时说,比起评论家很喜欢讲的“思想”,他做戏时更着力的是“技术”。比较自己的几个戏时他认为:“在喜剧技术的层次上,《阳台》最高。”跟当年《阳台》给我的印象相似,《粉丝来信》首先打动我的也是构建人物故事的结构“技术”。

  《粉丝来信》采用了一个十分明显的技术性手段——身份误会(又译“身份错位”),给观众和某些角色“上帝视角”洞察一切,却偏偏让主角一直蒙在鼓里。这是两千多年来戏剧人屡试不爽的喜剧套路,也是陈佩斯演了20年的《阳台》那无数个笑点背后最根本的结构性原因。《粉丝来信》也用了这个套路,但不是简单地沿用,而是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这里的身份误会,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笑,反而是一次次催人泪下。剧中,作家金海鸣收到粉丝夏光文采斐然又饱含情感的来信,误以为执笔的是位女性,在通信过程中对“她”萌生爱意,而且毫不隐瞒地广而告之。用笔名夏光给他写信的男生郑微岚刚到编辑部求职当上实习生,海鸣也来这里当编辑了。微岚激动地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做各种杂事,海鸣却一点也不知道夏光的优美文笔就出自自己身边的微岚,甚至从未看过一个他写的字。海鸣的肺结核越来越重,也就越来越急切地要见到“夏光”、拉“她”的手;但微岚绝不想让他看穿自己的真相,生怕偶像因他心目中的“幻象”破灭而崩溃——而与幻象的通信能延续他的生命。这是个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却完全出自两个人的善与爱——对对方感受越强烈越无法说穿的深挚情感。想当年陈佩斯从千百年的中外喜剧中学来“身份误会”的编剧法,为《阳台》制造了无穷的“笑点”;没想到,同样的编剧技巧在《粉丝来信》中,竟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泪点”。

  而第二个视角似乎与“技术论”刚好相反,特别看重“思想”。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在评论话剧《鳄鱼》时语出惊人,说观剧的感受与原先的期待有些落差,原因在于该剧十分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有”(having)和“做”(doing),但他更关注的“是”或曰“存在”(being)却没怎么看到。童教授认为:“有(having)、做(doing)和是(being)乃人之实存的基本范畴。”而最后那个“‘人之所是’的重要性问题看似玄奥,其实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尊严的问题”。可以说童教授对中国戏剧的要求太高了点,因为他指出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话剧的老问题。甚至那些最优秀的剧也大都聚焦于为生存而挣扎的人物,各色人等争抢的基本上还都局限于物理生存的范畴。因为谁都讨厌“假大空”,“接地气”理所当然地成了最高的褒奖。然而,60多年前,黄佐临先生就慧眼独具地指出,他理想中的最好的戏剧不是写实话剧,而是《浮士德》和《培尔金特》那样“哲理高深”的剧作。代表了戏剧最高峰的那两部剧都聚焦于主人公最根本的存在(being),而不是表面的占有(having)和为了占有所做的各种努力(doing)。

  《粉丝来信》尚未达到《浮士德》《培尔金特》的水准,但全剧关注的核心就是中国舞台上很少见到的人的存在(being)问题——通俗点说就是“是谁”,几乎完全超越了物质的追求与争斗。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时期,人们面临着肉体和物质的生存危机。剧中的两个主人公却令人惊叹地几乎超然于战火与饥馑之上,专注于通过书写——小说和文学性的书信,来表达自我、与人沟通、试图改变世界。在很多人要他们“放弃没用的文字”的时候,他们坚信“一行诗也能拯救灵魂”。听起来这部年代剧似乎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但其舞台呈现并不让观众觉得矫情,而是十分自然地“接地气”,就是因为这个因误会而形成的奇特人物关系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微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位懵里懵懂的年轻人本来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他是在走到偶像身边并从信中得知了海鸣对“夏光”的感情以及对其作品的赞美后才认识了自己。人,原来是要在他人的镜子里才能看清楚自己的!

  那么,微岚和夏光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编导巧妙地让“她”这个海鸣幻想中的人物也现身舞台,还常和微岚发生争执,这是其他采用“身份误会”套路的剧中没见过的妙招。任何人的内心都可能会有两面,叙事作品中描写人物的一体两面早就是常见的手法,而该剧的处理更是别出心裁。微岚本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两个相当成熟的“自我”,是在和海鸣的互动中才对自己有了意外的发现——自己内心的另一半原来相当女性化,又常常比原来的自己更勇敢、更主动。这两个“自我”并不一致,再加上海鸣,有时争执不休,有时又轮番起舞;粉丝与偶像逐渐变成了愈益亲密也愈益警惕、愈益神秘的合作伙伴。音乐剧舞台上载歌载舞“对影成三人”,甚至比李白“月下独酌”的意象更加充实,不但趣味倍增,还深化了剧本对人的存在的本质性的探索。

  其实,好的戏剧完全可以实现童世骏期待的哲理和陈佩斯看重的技术的结合,“道”和“术”也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戏剧人如果没有精巧的技术,思想再高明也只是空想;好的技术既能托起好的艺术,也能揭示深刻的哲理。戏剧是在舞台上编故事造幻觉的艺术——无论对观众,还是对某些剧中人。技术含量高的艺术幻觉能让人深信那“并不是假象,并没有说谎”。在《粉丝来信》中那个生存十分艰难的年代,艺术竟能延续人的生命,这个故事的偶然性很大,只能说是奇思妙想的戏剧家创作出来的特例;而对今天生存已不成问题的音乐剧粉丝来说,艺术能让人的存在更完整、更丰富,这有着极大的必然性,并将越来越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通例。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