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树榕 海 钦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建构好人文化的现实主义要“温暖”。赵海忠的新作长篇小说《匠者》,即是对此积极有益的实践。这是一部半个多世纪中国北方农村匠人的“文献史”,铁匠、皮匠、裱匠、画匠……没有圣人,没有恶人,素朴的笔墨描绘出一个个好人、憨人、实在人,其血脉涌动的都是中国农民的基因。
一、“好人”善良,必能凝聚人心
这部涉及一百多个人物的长篇小说中,典型人物有许多。掩上书卷,我印象深刻的竟是出场不多却贯穿始终的生产队长,他是决定村风性质的灵魂人物,没有他,杏村就没有清爽的“文化呼吸”。
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山西、山东、河北、天津、上海流落到杏村的人。无论是下放的,还是逃难的、躲祸的、自愿插队的,都被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和善良的队长及乡亲们所接纳。
农民判断人的好坏,只有两个标准:是否有劳动本领,做人诚实。为此,队长从不歧视和欺负他们。这些杏村“新人”的压抑释放了,精神呼吸顺畅了,被整治的窘迫心态舒展了,被“罪名”打压的本领有用了……这就是队长“德不孤,必有邻”创造的村风,人人平等、互相尊重。
那位因“社会动荡”落难到杏村的郝裁缝,一双摆弄了几十年缝纫机的手,不会干农活。“一段时间劳作下来,满手起泡。他不吱声,默默忍受。好不容易到秋收结束,他(竟)伤心地哭出声来。”队长了解了他的身世,不仅安排他“做轻活”,还带动全村好劳力悄悄帮他锄地、割麦子。默默帮助他的人是谁,作品里一直没写,此处“无名”胜“有名”的一带而过,即蕴含着“好人”都会助人为乐、行敏言讷的良好村风。
喜欢光脚走路的李大爷,“是从南方过来的……哮喘严重……”他用种菜的本领让杏村乡亲们尝到了韭菜、香菜、菠菜、油菜等各种细菜,但他住的房子在村落西北角,只有一间,难免风寒冷冻。队长便谋划着帮他改善改善……泥工盘量半天,给李大爷加了一个门斗。门斗侧墙,迎南留出门洞。从队房找一旧门装上,里推进入,很是挡风隔寒。李大爷倍感温暖,连连夸赞。
古人将“德”阐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即告诫人们,当行为能得到他人认可,又能得到自己良知的认可时,你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一个村落“公德”的确立,靠领导树榜样。就这样,队长通过一件件小事,身教胜于言教地影响着村民,也为杏村形成人人平等的清爽民风奠定了基础。
二、“好人”勤劳,必有劳动精神
《匠者》在叙事和价值倾向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满怀深情地讴歌劳动者。
杏村劳动者队伍庞大,令人记忆深刻的是罗锅“马裱匠”,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众目睽睽之下,与队长比赛割麦子,队长第二,他竟第一;没爹妈没妻儿,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由于业余时间为乡亲们糊顶棚,天天接触报纸,凡国内外大事,他的消息最灵通;高考时,政治成绩近乎满分;最终却因其他成绩低而落榜……但他一进入劳动过程,读者必会忘掉他的驼背,与作者一同进入欣赏“造型艺术”的过程。
“裱仰层最难是头一层。马裱匠背着锅,倒弯腰仰脖昂首干活,筋抽得紧。为了顺手,他沿西墙开始。他将报纸一边抹了稠浆糊,把纸边贴着铁丝外侧向上弯进去,折回来,裹住铁丝,对粘。如此再把报纸对面的另一边抹了稠浆糊,裹住铁丝,再对粘……”作者似以亲身经历,将三道工序写得极为准确。随着细节的铺展,普通劳动者的惬意和尊严被激活——他每干完费力的工序,就会坐下来“卷一支烟”,得意地喝下东家沏好的茶水”。人的尊严,是奋斗出来的!马裱匠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人呢?
从李大爷侍弄菜地、田老太做凉粉、郝裁缝做旗袍,到韩泥匠挖碱土、王木匠做梳妆匣,一招一式均浸润着劳动者的经验、智慧、快乐甚至惬意,读者随之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
劳动,为生存。享受劳动,是人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劳动,“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对象化”。以田老太为例,“小粉坨……小孩儿手掌大小,颇得城里火锅店喜欢。田老太偶然压出失传的化德水晶玉粉,还配制一两粉坨,为杏村做了贡献。”这就是劳动与创新和奉献的关系。这样的情节,反映出作者奉“诚实劳动”“智慧劳动”为人生最高境界的潜意识,所以才有了杏村质朴可亲的农民形象。
三、“好人”真诚厚道,懂感恩
在内蒙古中西部方言里,“愣”就是有些傻、有些犟、做事一根筋。所以,有人认为地处寒风很猛的“北坡”,只有“愣”的人才把房子盖在那里。当姓韩的一家人居住在北坡时,有些“聪明人”立刻高兴起来—— “此地就需要个愣货震着”。户主43岁,由此被人们戏称“愣韩”。
寒冷的冬天,愣韩带了30颗鸡蛋到外村泥瓦匠家拜师学艺,主家炖了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款待他。愣韩“脑子里固执地思考,要把自己口中省下的鸡肉带给母亲。他看见满圐圙的干净麦秸,编蝈蝈笼是他的拿手好戏,就给那块肉编罩了麦秸笼挂起……步走30里,给母亲拿了回来”。因为在他记忆中,老寡母从没吃过鸡肉。当他把鸡肉送给母亲时,老人“双眼‘叭嗒叭嗒’掉下大大的泪珠:‘我的愣儿啊!’”读到这里,人人感动。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者履也”,“礼者理也”,感恩与敬畏是精神内核。《匠者》中,感恩父母和师长,是杏村人的本分。队长施政,公开公正公平,言必行,行必果,是感恩众乡亲;老师从教,德高身正,身教胜于言教,是对事业的感恩……义动君子,知恩图报的民族向心力由此产生,而孝敬老人是首要的。
赵海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很强。喜欢咬文嚼字的知青紫丹,敏于行而讷于言的“炒匠”老牛,总想占小便宜的三干头,自带几分优越感的队长夫人等等,都是典型人物。然而,把“道义”演绎到极致的还是那个被称为“葛旦”的盲人。他曾是上海昆曲界小有名气的旦角,得罪同行,被害瞎双眼,不得不流落到北疆,成了十里八乡有名气的“大鼓匠”。一晃30年过去,年过半百却出了事。
杏村沈家办丧事,请来鼓乐班子。到了关键时刻,所有乐器竟都遭人祸害,吹不响了。他只得站起来“双手抱拳,高声说道:‘事已至此,无可挽回,只求逝者饶恕,东家担待,我大鼓匠请你依规行事,我拼老命奉陪!’”继而,他让徒弟把所有乐器摆在灵前,浇上煤油点着,自己则叩头谢罪。这些乐器可是他们的饭碗啊!就在他把唢呐哨子也丢进火堆之后,立刻脱掉上衣,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赤膊吹起唢呐,沉稳、庄重、威严:“宛如戏曲中画了脸谱的包文拯。他嘴巴顶住唢呐嘴儿,深吸一口气。”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万分惊讶”,被震慑住了。持续的吹奏,吹破了嗓子,吹出了鲜血,感动了主家,吹哭了众人,最终把自己吹倒了。若非队长差人把他送到医院,这位“君子一诺,五岳皆轻”的鼓匠很可能再也站不起来。
无论12岁的七鼓匠为师母张罗修房;郝裁缝在鼠疫来临时义务缝手套;还是姜皮匠用自制肥皂还三干头的人情,抑或是田老太与老牛的互相帮助,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农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与精神。那么,葛旦呢?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段开设博物馆,是惊天动地之举。葛旦与妻子邀来杏村乡亲的条件只有一个,带来几十年前大家“共患难”时的劳动工具。这是对农民质朴精神的歌颂,也是对中华民族无比厚重的农耕文化资源的尊重。
一部《匠者》,描绘出一众好人,作者将体验和记忆转化成真情叙事,回报养育自己的“杏村”,也温暖着所有读到了这本书的人。(李树榕 海 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