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考古学家的人生拼图游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考古学家的人生拼图游戏

来源:文汇报2024-10-06 07:43

  作者:吴世渊

  1997年,郑嘉励25岁,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两年。主业考古之余,他是个“文学青年”,写了一组古物杂文,见于《杭州日报》副刊。年轻人的气质,总是活泼。写鼎、写铜镜、写弓箭,科普之余,插科打诨,在当年的报章上,这是新颖的文字。

  多年以后,他重读旧文,每有“悔其少作”之感,认为过去的文字缺乏生活阅历,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过他也承认,“成长的过程,本身并不可笑”,无论曾经多么幼稚,都是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

  2001年,未及而立之年的郑嘉励,参与雷峰塔地宫发掘,撰写了两篇亲历手记。一篇《漫长的一天》,写发掘前后的种种瞬间,另一篇《开函记》,描述打开舍利铁函的全过程。两篇手记的发表,引起了很大轰动,作者说,这是因为雷峰塔本身的影响力。

  这之后,郑嘉励很少再写杂文,甚至于全然不写,而是把精力投入主业,奔波于浙江各地,发掘古遗址、古墓葬。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当地文物干部、乡下房东、考古工地里的农民工、媒体记者等,免不了打交道;也读过许许多多的书,凡到一处,就集中阅读当地方志、古籍,这些书有很强的“在地性”,似乎只有踏上这片土地,读起来才有乐趣。

  那些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如一只敏捷的夜猫,从记忆里跳将出来。夜猫转瞬即消失于夜幕,要将其捕获,唯有用文字编织起一张大网。

  2009年,37岁的郑嘉励重新开始杂文写作。他写赵伯澐墓、史嵩之墓的发掘,写丽水山区里的考古纪事,写杭州的环湖诸山、山中的摩崖题刻,写令他难以忘怀的人与事。大抵生活经验阅历,确实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认知。时隔多年,再度提笔的郑嘉励,文字间仿佛增添了一种“魔力”。他能将读者带回现场,在一个久远的、陌生又熟悉的空间里,听他娓娓讲述。

  这些立足于考古,生长于田野,体悟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文字,汇成一书,名为《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书中所收录的杂文,有青年时期的古物丛谈、发掘手记,有不久前成文的《山中的杭州史》《越地佛踪》,更多则写于2009至2016年间。

  我读《考古四记》,“成长”是一以贯之的主线。以文字为例,青年时才气跳跃,壮年时脉脉温情,中年以后,复杂的情感已掩藏于简洁的文字之下。

  作者对此也毫不讳言。他说,“从前的写作太过仰赖模仿和书本,过于看中考古材料中抽离出来的抽象知识,却忽略来自考古田野中的生活体验和个人情绪”,这是不划算的;醒悟过来的三四十岁,是写作的“黄金期”,情感充沛,多数文字由情绪驱动,感染力也最强;而今年过半百,考虑学术问题更加全面,情绪的力量却弱了。一个年龄段只能写一个年龄段的文字,亦如光阴,一去不复返。

  除了文字的成长,还有心灵的成长。作者是个善感之人,唯其善感,才会不断求索考古对其人生的意义。

  在厦门大学念书时,考古是他填报历史志愿而不得,退而求其次的专业,以致于“大学四年,全是胡闹”。工作以后,考古是一门辛苦的职业,“农村物质条件不及城市,不免风吹日晒,也不免手拿锄头面朝黄土,有时的确是辛苦的”。

  发掘雷峰塔地宫时,万众瞩目,冷门的考古一下子变成了显学。一觉醒来,报纸电视全是发掘地宫的消息。“我给母亲打了电话,说,孩子从事着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至少在今天是这样的”(《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记》)。

  曾有段时光,他被虚无感与焦虑所笼罩,抱怨重复性劳动无意义,抱怨人生无意义。迷茫之际,考古成了浇个人块垒的酒杯,“人类以最大的激情从事各种劳动,只为换取内心的充实,以抵抗宿命的悲凉。做点事情,有个念想,找个寄托,椅子坟如此,考古工作亦如此”(《龟山》)。

  而真正能与虚无抗衡的,还是读书与写作。尤其后者,是将人与记忆、生命同构的过程。郑嘉励很喜欢廊桥研究者刘妍的一段话:“那些没有完成的故事,是内化于自身的生命碎片,还没有把故事讲完之前,我是残缺的。写完它,灵魂才能完整起来。是的,这一生都在做自己的拼图游戏。”

  于是,他每完成一篇杂文,拼图就多一块。灵魂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可以确信的是,他会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继续追寻,至死方休。

  我很少将郑嘉励视作纯粹的考古学家,更多将他当成一个作家。《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所呈现的,不光是一个考古学家的成长史,更是一个作家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书本走向生活的成长史。(吴世渊)

[ 责编:金凌冰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