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穆 爽
本书是一部帮助大众了解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文学先驱的伟大女性弗吉尼亚·伍尔夫工作和生活的作品。日记承载了她的思考、她的感受、她的挣扎、她的痛苦、她的欢愉以及她与命运的抗争。在这位天才作家猝然离世之时,除了她的近十部文学作品、350余篇文学评论和随笔以外,这些日记将她日常的所见所感留给世人。
《写下去,痛苦就会过去:伍尔夫日记选(1918—194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英】伦纳德·伍尔夫编著,中信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伍尔夫生前并未想过有朝一日出版她的日记,所以写得非常轻快、流畅、风趣而且真实。在她去世之后,她的丈夫,文学家、出版人和记者伦纳德·伍尔夫,选编出版了她自1918年至1941年的日记。在伍尔夫的时代——英国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重男轻女”还是一种社会“正常”的风气,即使她的父亲、著名评论家和传记作家莱斯利·斯蒂芬已经是当时颇有见地的知识分子,也依然因循惯例,只送她的两个哥哥去公立学校读书并去剑桥深造,而伍尔夫作为女儿,只能在家里自学。
伍尔夫因为自己没有受正规教育的机会而耿耿于怀,但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却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生性敏感细腻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如果是在剑桥或牛津学习,她的精神可能会更频繁、更彻底地崩溃,而且她在那里也不会得到她父亲的图书馆以及沃尔特·佩特的妹妹那样博学多识的老师提供给她的文学教育”。
伍尔夫的丈夫无疑是非常爱她的,他在这部日记选的出版前言中写道,“她的日记是她作为作家和艺术家的独特自我表达方式”,他引用了当时另一位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作者伯纳德·布莱克斯通教授)的评语,“她尝试了其他人未曾做的事情并取得了极大成功……她的艺术世界就如晶莹剔透的水晶,即使遭受乱石碾轧,仍熠熠生辉并永世长存”。
日记选中,记录最多的是伍尔夫正在创作或准备创作的作品,关于她的构思、她的写法、她的不厌其烦地校对修改,以及她对于出版后销量和评论的关注。没有一部作品的诞生,不是殚精竭虑、勤奋工作的结果。
在伍尔夫不到60岁的人生中,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看齐柏林飞艇飞过自家的田野,这是大时代中的个体不得不面对的生命历程。1919年6月10日,伍尔夫写道,“梅纳德·凯恩斯因和平条约被撕毁,愤而辞去一身公职,现已归隐剑桥做了学者”。日记里的凯恩斯,就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是伍尔夫夫妇的好友。一战之后的巴黎和会,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因对赔偿委员会有关德国战败赔偿及其疆界方面的建议愤然不平,辞去代表职务。
二战的发生,在伍尔夫的日记里,也不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中学到的欧洲战场那个标志性日期——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的闪电战。而是9月6日,英国“萨瑟克区遭遇空袭。这场战争就这样冷冰冰地开始了”。战争抽紧了伍尔夫的钱包,她每周只有11英镑零用钱。日记多次记录了伦敦遭受的空袭。最终,她的住所被毁,她的那些书、椅子、地毯和床,随着轰炸灰飞烟灭。
1940年12月,伍尔夫对自己说,“我想攀上最高峰,获得一眼见底的视野,并将其作为起点,然后看看我又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如果什么也写不出来,那也没关系”。12月29日,她写道,“写作应该是一种日常的乐趣。我就是我,我必须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而不是别人的。只有这样,我的写作和生活才会有意义”。
1941年3月8日,在最后一篇日记中,伍尔夫写道,“永远都要仔细观察。观察岁月的脚步,观察贪婪,观察我自己的消沉。我决定用最好的方式度过这段时光。我将带着飞扬的光彩沉落”。20天后,她激越而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弗吉尼亚·伍尔夫无疑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女性,去追寻她们自己的道路,“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成规”。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我们已经获得了伍尔夫当初所梦想的自由,正走在伍尔夫所开创的道路之上,继续向前。(穆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