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彭 锋
知名戏剧家白先勇携手两岸文艺界人士共同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开演以来在海内外引发昆曲热潮,打开了昆曲这一古老剧种在当代走向振兴的新局面,形成了昆曲文化现象。今年9月,青春版《牡丹亭》第五次走进北京大学,搭建古老昆曲与年轻学子沟通的心灵桥梁,引发共鸣。
青春版《牡丹亭》跟笔者以前看过听过的一些昆曲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之处就是创作者做了大量的改造工作,既保持了昆曲艺术本身的韵味,又在舞美、灯光、音效等方面做了很大改造,从而特别契合当今年轻人的观赏需求。
理解和看待传统文艺的当代回归,笔者觉得有三个问题可以思考:一是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传统的东西毕竟是诞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今天如果要重新焕发它的活力,就必然需要一定的转换,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春版《牡丹亭》适应了今天的大剧场演出,完善了灯光、音效等现代演艺要素,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演出模式,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接受并喜爱它。二是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的支持。昆曲在一段时间面临走向没落失传的困境,经过人们的努力,昆曲文化再次走向振兴,这同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所做的工作密不可分。北京大学就有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该基地积极研究和推广昆曲艺术,开设昆曲课程,并在北大附中、附小从小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发现,昆曲的爱好者、研究者正在逐渐增多,为昆曲传承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体量,它才会存活下来,我们就不用担心它失传了。三是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昆曲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结合今天新的文化形式,同科技融合制作出新的文化产品,这样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昆曲深入人心。
推动昆曲的当代传承,需要在校园引领昆曲美育的新风尚,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青年对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为推动年轻学子感受昆曲之美,北京大学开设经典昆曲欣赏讲座,邀请一些名师大家来讲授昆曲知识,同时又注重操作与实践,建立京昆社等社会团体,让老师指导学生们的表演,创造小班的课程形式,让学生上台体验和展示,使其对昆曲之美有更深的体会,实现理论鉴赏和实践的统一,切实推动美育落地。
做好昆曲美育工作,需要引导学生洞察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增强其对昆曲艺术的接受力。理解一种艺术就要先了解它,并将它放在自己的范畴来看待。比如,我们要看昆曲《牡丹亭》,就不能把它放在歌剧的范畴去理解。
昆曲作为戏剧,非常强调韵味的重要性,是一种典型的综合艺术。昆曲中的身段艺术很多都发展成古典舞的形式,是中国舞的重要内容来源。包括昆曲在内的一些戏曲,它里面的舞蹈成分是比较重要的。就戏曲的程式而言,戏曲中开门、走路等有定式化的样态,怎么开门,如何走路,形成一定的程式,这样的程式是有它的道理的。这些都是在总结各种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很多年的提炼之后,固定下来成为合理的样式。也就是说,一个程式其实是凝聚了多少代艺人对一个动作的提炼思考,多少代艺人都认为这样提炼出来是最优美和最好的。当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个开门动作时,其实是对现实生活里无数开门的提炼,其表演并不是现实生活里面的一个真的开门动作,而是对现实生活里面无数次开门动作的提炼。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说程式就不好或落后。这样来理解昆曲的动作就完全不同了,所有的身段动作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对这类动作的归纳与总结,构成了类的本质。如果只是简单将其看成一个抽象的程式,就难以发现程式背后的寓意,如果把程式背后的寓意发掘出来并讲清楚,估计观众会更好理解一些。(彭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