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像地质学家一样观察时间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像地质学家一样观察时间

来源:北京晚报2024-11-02 10:08

  作者:徐 慧

  20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催生了核技术、新型塑料、农药、化肥、制冷剂、农业机械化等新兴领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些发展的背后,是地下水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严峻的问题。现代科学或者说通常的学术研究,将接受知识的人训练成以高度简化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人,他们专注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不断挑战旧论发现新的高峰,自然系统或者说地球科学并没有被纳入思考中。

  在20世纪70年代前,地球科学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分析工具,无法辅助人们的科学研究,而在此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当现代科学研究到一定程度后,地球不再是简单、可预测的物体,科学的交互影响已经对地球产生的久远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关注地球科学、关注地质学、关注环境学,人们了解地球的过去,也可能推算出地球的未来,正是在这样的作用下形成了地球的“垂向时间”。

  马西娅·比约内鲁德是美国劳伦斯大学的地球科学和环境学教授,专注研究地震物理和凿山运动,她以地质学家、环境学家的视角,在专业学科的层面构建地球科学与大众的交流,用《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这本讲述地球演化史与人类对地球认知发展的著作,回顾两百年来人们如何校准地质时间,用地球科学新进展为大众读者重建对地球的时间尺度的认知,使我们了解人类作为地球居民所拥有的共同历史与命运。正如我们可能知道,九天是一滴水通常在地球大气层中停留的时间,这是我们身边事可以轻松领会。但成百上千年,二氧化碳分子在大气层留驻的时间能揭示出怎样的信息,这我们就无法理解了,而这些却是地球科学的基础。

  我们的日常生活被在我们之前的世界所塑造,而我们的习惯也会对后世人们造成影响。如果能像地质学家一样看待时间,便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也能让我们获得更加持续的未来,这恰恰是《垂向时间》为我们揭示的。

  地球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于错综复杂的自然系统而言,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会产生巨大且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专注于气候的工程师曾提过一个建议,通过人工的方式改变地球温度。工程师们通过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得到了启示,这座火山喷发时向大气层中注入硫酸盐,超过2000万吨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这个过程使得阳光降低了2.5%,全球温度降低了约0.5摄氏度。这次火山爆发让工程师们想到了模拟火山爆发将大量硫酸盐注入大气层,人工阻止阳光辐射进入地球,可根据注入的量来控制地球温度,从而对抗全球变暖。这带来的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是,降低的温度可以保护农作物,但减少的阳光量也会让农作物大大减产。但更严重的情况是一旦在温室气体水平没有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停止注入硫酸盐,全球气温就会突然飙升,这可能超出了生物圈中大部分生物的适应能力。通过硫酸盐控制气温的方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效果递减,人们也要增加硫酸盐的量来维系浓度,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况且,就算全球气温出现了下降,但局部天气系统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这就无法顾及了。

  作者所秉持的不是这样异想天开且大胆的方式,而是认为在地球科学这方面得采用地质学的方法来尊重时间及其转化、破坏、更新、扩大、侵蚀、繁殖、盘结、创新和灭绝事物的能力。地质学提供了一个视角,让人们以一种超越人类经验限制的方式见证时间。比如对地球年龄的研究,就是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我们拥有一些地质学基础后,对大洋、板块、火山、地壳、大气等基础概念有了些了解,但从书中第二章探究地球年龄这一章开始,我们能看到人们探究年龄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走向科学的过程,从神学时代一切知识都从《圣经》中推敲,到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从岩石的构造、陨石的成分、元素的分析中大胆推测出地球的年龄,人们能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到对于地球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的进一步认识,这些研究成果还引发了人们的存在主义危机。

  我们经常能听到人类相比地球或者是宇宙而言,就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一切的努力和发展都是徒劳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源于对地质学、天文学成果的人文发散,地质刊物喜欢把地球的45亿年换算成1天24小时,人类历史出现就是在午夜前的最后几分之一秒内。但是,作者提到这种比喻暗示了人类在某种程度上的无关紧要又无能为力,从心理层面疏远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还会让人们忽视人类在那几分之一秒内对地球造成的影响。这种思想只会造成人们否定了自己与地球历史的深层联系,虽然人类这一物种直到24点前一瞬间才出现,但生物早在清晨6点就已经存在,认为人类才是地球的终结者,这更是一种自大的表现。

  作者认为地质学家应该为用地质时间的浩瀚充塞大众的头脑负一部分责任。用地球发展的描述性细节填充地质年代,会将其变成一个令人敬畏的起源故事——它是包容而不是排斥我们人类的。“对我个人来说,知道我是这个古老、有复原力的、非常复杂的星球上的一员,这里的生命生生不息,四十多亿年间地球环境不断进行自我革新,这令我寻找到了存在上的安慰。”(徐 慧)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京剧《新声》:京剧入川,高唱“新声”

  • 琼瑶余晖:“纯爱梦”的苏醒与国产爱情电影的转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