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蝴蝶梦》:悬疑之下的成长与蝶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蝴蝶梦》:悬疑之下的成长与蝶变

来源:北京晚报2024-11-25 08:45

  作者:韩 轩

  今年9月,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的登台,让北京观众第一次感受到德语音乐剧的魅力;几个月过去,又一部德语音乐剧《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用迥然不同的题材,再次诠释女性成长的主题。

  和希区柯克的电影《蝴蝶梦》一样,音乐剧版《蝴蝶梦》也改编自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同名小说,由大名鼎鼎的欧洲著名剧作家米歇尔·昆策与作曲家西尔维斯特·里维联手合作,讲述了女主人公“我”在结识了富有的绅士马克西姆·德温特后,在曼德雷庄园发生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经历。

  “我”是一个受雇于凡霍珀夫人做游玩女伴的年轻女孩,陪伴凡霍珀夫人时遇见了上流人士马克西姆,与之相爱、结婚,来到他的庄园,却发现那里有挥之不散的马克西姆前妻瑞贝卡的阴影。庄园的女管家丹弗斯夫人对瑞贝卡充满敬仰,因此对“我”充满敌意。在这个充满神秘感的曼德雷庄园里,隐藏已久的秘密逐渐被揭开。

  瑞贝卡,一个在剧中从未出现却始终存在的角色,是所有剧中人的“心魔”。死去的她影响着所有角色的行为,而她的形象,也需要从不同角色的不同描述中拼凑而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善用这样的手法呈现故去的人物,金庸小说《碧血剑》中的金蛇郎君就是这样的存在,还有观众风趣地用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纯元皇后与《蝴蝶梦》中的瑞贝卡作比,这类角色自带悬疑属性,吸引着观众破解巨大的谜团。

  在《蝴蝶梦》中,活在台词里的瑞贝卡不仅有死亡的谜团需要主人公破解,还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其他角色的心理活动,为音乐剧舞台塑造巨大的心理张力。马克西姆被瑞贝卡操纵,以为自己是一个杀人犯,惴惴不安地生活多年;曾经的“我”活在瑞贝卡的阴影下,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不够自信,明明被马克西姆关爱,却总以为马克西姆对前妻念念不忘。随着谜底揭开,“我”获得了成长,从畏畏缩缩的新任德温特夫人成长为马克西姆的“拯救者”,凭借着坚韧与爱,她陪伴马克西姆寻找真相,洗去了曼德雷庄园里瑞贝卡留下的阴影。

  《蝴蝶梦》中最著名的歌曲也名为《瑞贝卡》,被音乐剧爱好者戏称为“招魂曲”,这首歌四次在剧中唱响,每次唱响都在不同情境中呈现剧中人对瑞贝卡的回忆,塑造悬疑的色彩,更是情感表达的巅峰之作。起伏的旋律和演员高亢的歌声将主人公笼罩在瑞贝卡的阴影里,也像洗脑神曲一样留在观众的记忆里。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配角也颇有闪光点。雇佣“我”当玩伴的凡霍珀夫人就有一首角色代表作《美国女人》,爵士风格的音乐、略带浮夸的表演和讨喜的人物设定,让这首歌在演出时获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和《伊丽莎白》一样,德语音乐剧《蝴蝶梦》也是以“音乐剧版音乐会”的形式上演。随着音乐剧市场的发展,音乐剧版音乐会逐渐在国内普及。比起全舞台版,音乐会的舞美呈现肯定不够宏大,但演员们身穿精美戏服,辅以表演与舞蹈,在管弦乐队的现场演绎下开唱,让音乐剧的演出重点回落在“音乐”身上,依旧直击人心。

  《2024中国音乐剧市场年度报告》显示,音乐剧版音乐会以及各类音乐剧GALA音乐会是音乐剧观众群体在不断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中逐渐催生的新的演出品类,2023年至2024年10月,音乐剧版音乐会演出场次累计超百场,票房超4000万。由此可见,大型剧目巡演的“音乐会化”成为新趋势,在音乐剧实现跨国巡演落地之前,音乐会版的先行而来,是国内音乐剧市场发展、有足够受众基础的体现,它的上演也进一步扩大了普通观众对音乐剧,尤其是不同语种音乐剧的了解,推动着音乐剧市场的发展。(韩轩)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