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庄稼人》:在八公分村寻找故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庄稼人》:在八公分村寻找故乡

来源:天津日报2024-11-25 09:17

  作者:曹永健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乡村生活给了我最初的滋养,也给了我拂不去的惆怅。读作家黄孝纪笔下的系列作品,让我在那个湘南一隅的小村落“八公分村”,寻找到了自己的故乡。那里有我熟悉的乡人、乡俗和令人怀念的乡情。

  《庄稼人》,黄孝纪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消失的匠人

  作者以《庄稼人》命名新书,但这本书又非狭隘地写种庄稼的人。“庄稼”是书中人物赖以谋生的基点,田园即家园。庄稼,又承载着不同手艺者、民俗传承者以及据此衍生围绕“庄稼”而牵连的农人的生死哀乐。

  这是一本为普通人立传的书。书中所写的各色人物,无不是普通百姓。这些布衣百姓,在忙农活之余,出于补贴家用,发展出一支乡村匠人的队伍,其中有木匠、棕匠、砌匠、砻匠、篾匠、豆油匠、陶匠、阉猪匠、纸木匠……

  在农耕时代,这些形形色色的匠人,在农村也是惯常所见,他们不过是比一般的种田人多了一份手艺而已。作者以其童年、少年时代的亲历,写出了这群匠人的真实亲切,他们的手艺在这片大地上或许早已消失,却又必将长久地留在作者为他们构筑的文字世界里。

  在这些匠人中,确实不乏传奇者。如木匠黄庚山,双目失明,却操持着做木工的手艺。他在一间黑屋子里,靠着最简陋的工具,其中一件叫“比子”,制作出了最美的物件。这种匠心独运的创作,让我对木匠黄庚山陡生敬意。

  当然,更多的匠人,所关乎的是百姓日常生活。比如豆油匠,他熬制的土酱油,是一日三餐必备的调味品。在我小时候,能在每个人家的厨房见到黑色罐罐里的土酱油,每道菜出锅前必挑一点,为一道美味注入最后的灵魂。远离家乡后,我也远离了土酱油。而随着调料品的丰富,豆油匠连同其他匠人,消失在杂草丛生的田埂深处。

  时代滚滚向前,百姓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那些烙有时代印记的匠人,渐次退出了历史舞台。作者难免伤感,在对故人的追述中,这样的文字就有了生活的本色和厚重,读来如饮一杯乡村土酿,甘醇而劲道。

  民俗风情长卷

  《庄稼人》一书,还是一幅民俗风情长卷。在这里,民俗风情不是僵死的记忆,而是日常生活,人间值得。

  我读到《收魂人》一节时,文字的凄厉、唯美,让我惊心动魄。作者写到一场母亲给他喊魂的情景,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回忆,那次他大概是在村前靠江岸的水圳边吓着了,按当地的习俗,在哪里吓着了,魂就应该丢在了那里。天色近晚时分,母亲带着他去那条水圳边喊魂。作者笔下的母亲郑重其事:“那天傍晚,母亲先将家里的瓦水缸洗干净,挑来干净的井水,将水缸装满。又煮了一个鸡蛋,染成红色。预备妥当后,母亲用平日捞米饭的竹捞箕装了那个红鸡蛋,一手牵着我,走出家门,沿着田间的青石板路,来到夜幕下的水圳边。”在这里,母亲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如此虔诚,如此庄重,如此小心翼翼而又心事重重。

  最为动人的是母亲为其喊魂的时刻,作者说,母亲“对着那一圳清水,猛然悲伤地呼喊起我儿时的名字”,正是这“猛然悲伤”的情态,让一个母亲的无奈、痛苦和期冀,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今天看来,喊魂当然为迷信。作者如实书写,不是要支持喊魂,而是要忠实描摹这一民俗风情,呈现它的原生态色彩。正是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风俗,让村庄成为村庄,让庄稼不仅长出粮食,也长出生生不息的故事。

  在《寄名》一节,作者写道:“我女儿生下后,有段时间总爱哭闹,我母亲说要寄名。按照乡俗,我带着女儿回到村里,找到德阳满,取了花名‘柏嘉’,写了一张红纸寄名帖,贴在老井边的柏树干上。”在我的记忆中,当时乡间古树上,经常能看到枝干上披红挂绿,当年只觉习常,如今再读时,竟生惆怅。

  书中的渔鼓师,算是游历乡间的艺人。他们给繁忙的农耕生活带来了乐趣。我想,作者最初的文学启蒙,也许就源于在渔鼓师这里听到的一首首曲目吧。

  最美是人情

  无论写什么,作者落笔处,就氤氲出了动人的人情。

  在《篾匠》一文,我被宗林认妹所打动。两个素不相识的家庭,因为“认兄妹”这一事件,带来了“走亲戚”的互动。“遗憾的是,宗林哥英年早逝。他与我大姐认了兄妹关系仅仅几年后,就因重病去世了。”正因这种遗憾,在作者童年,便也经常听到“父母念叨这一家人的好,说起那些往事。末了,总要叹息一阵”。

  而邮递员,是连接乡村和外面世界的绿色使者。寒来暑往,他们不辞奔劳。一辆单车,串起了绿色的希望。邮递员雷玉才,极受人敬重和信任,他送来信件、汇款单,乡民又托付他从邮局取了钱带来。因此“邀请他到家中吃饭的人,就不少”。农村人朴实,邀请吃饭,就是最高礼节,一餐饭里包含着感激与敬意。

  一切都在变化着,并非过去的就都是好的。作者对他的八公分村,有真情,有深情,也有藏在他心中未能道出的复杂情绪。八公分村是他走向世界的起点,而八公分村也是如今我们这些失去故乡的人打捞记忆的锚点。(曹永健)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