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受到召唤·敦煌》:“艺术+科技”彰显大美敦煌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受到召唤·敦煌》:“艺术+科技”彰显大美敦煌

来源:北京日报2024-12-09 08:30

  作者:王 润

  敦,大也;煌,盛也。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编剧、导演,国话青年演员张艺兴主演的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盛大首演。

  《受到召唤·敦煌》在“冰丝带”盛大首演,主创们在宏阔的舞台上创造出一个既时尚现代又满载中国审美的 “ 敦煌空间”。方非摄

  首演现场堪比演唱会,数千名观众跟随剧中2035年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实习生张燃,跨越百年岁月,遇见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敦煌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先生,借由不断流转的时空,在音乐歌舞、戏剧表演、数字多媒体影像中,沉浸感受华夏历史的恢宏广阔。

  大勇气挑战创新大戏

  在国家级体育馆演出音乐话剧,对于国家话剧院来说尚属首次,在戏剧领域也属罕见,这对团队创作能力、制作技术、宣传营销等都提出极大挑战。

  但敦煌之伟大,给予田沁鑫勇气和魄力:“我要求团队始终秉承‘高维思维’,不能以俗世理解敦煌文化,不能轻浮对待这次创作,要珍视敦煌艺术和我们的这一次链接。”在田沁鑫看来,《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国家话剧院的一次创新表达,也是整个剧组受到敦煌文化感召,与中国艺术精神进行链接,继而回望、传承、表达的艺术探索。

  田沁鑫不仅亲率创作团队走进敦煌采风,还担纲编剧、导演、作词,充分发挥她多年来在戏剧舞台、电视媒体、大型晚会、数字技术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在“以中国演剧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基础上,将敦煌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破传统观演模式。

  同时,她大胆选择从没演过话剧的张艺兴挑梁主演,启动了一个非常年轻的创作团队,“让敦煌艺术年轻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和生命能量,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融入当代生活、激发创造力的灵感源泉。”

  大手笔展现敦煌大美

  “艺术与科技结合是文艺新业态产生的必由之路。这次我们深度融合最前沿的数字技术,以提升作品品质和观赏性。”田沁鑫介绍,敦煌研究院对此次创作鼎力支持,提供了大量饱含心血结晶的数字化成果。《受到召唤·敦煌》剧组也集结各界精锐人才,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多维立体舞台,以大手笔展现大美敦煌。

  《受到召唤·敦煌》囊括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政治、宗教等方方面面内容,融合话剧、歌唱、舞蹈、威亚、提线木偶、即时拍摄等艺术形式,还创新性运用二维动画、3D特效、AI技术、动画真人融合等科技,通过多空间多线性叙事结构和多媒体视觉,创造出一个既时尚现代又满载中国审美的“敦煌空间”。

  这其中,多媒体设计团队借助AI辅助艺术创作,利用大量中国式审美图片进行数据训练,生成体现中国审美、符合中国意境、表达中国情感的画面,带给观众目不暇接的视觉盛宴。此外,磅礴悠远的舞台,深邃丰富的灯光,大气精致的服化道,赢得一片美誉。

  当国家速滑馆“变身”为美不胜收的敦煌艺术博物馆,数道光束综合交错营造出辉煌壮观的敦煌世界;当古老的壁画与雕塑被赋予生命,魁梧的金刚谈笑风生,婀娜的飞天腾空飞舞;当时尚之都巴黎出现绚丽多彩的中国敦煌艺术二次元;当敦煌莫高窟中高达35.5米的“北大像”作为重要视觉元素亮相;当深远影响过常书鸿精神世界的敦煌莫高窟254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在具有冲击力的音乐中以群舞与AIGC技术结合的形式震撼呈现……现场都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和掌声,观众为中华文明的伟大璀璨和当代科技的创新赋能由衷赞叹。

  大格局彰显家国大爱

  “仅仅停留在视觉或其他层面,我认为这样的作品谈不上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树立正确观念,作品才能具有思想性,进而影响人、作用于心灵。”田沁鑫表示,《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秉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追求,不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素材和灵感,而且力求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情感。

  《受到召唤·敦煌》不仅纵跨1935年至2035年的百年时间,讲述战乱时期以一己之力保护敦煌的常书鸿与未来“敦煌数字研究中心”中的“敦煌小工匠”张燃两代人对敦煌的热爱,还穿越时空,让张燃和金刚探讨起了“爱情问题”与“哲学问题”。剧中,常书鸿会为情关难过而迷茫,常书鸿之妻陈芝秀和张燃女友林姿秀的离去,也都具有寻找自我的意义,剧中世代众人的叩问,满怀着追求觉悟的信仰……田沁鑫说:“我们的作品需要具有感动和感召的力量,以及平等交流的能力。”著名音乐人金培达以多元的曲风,让这些或激情或平静或深刻或诙谐的情感和思考,变成动人的旋律,在巨大的体育场馆久久回荡。

  首次出演音乐话剧的张艺兴重任在肩,不仅有十多首歌舞唱跳,还有大量台词和表演,并且一人分饰常书鸿和张燃两个重要角色。他分秒必争,即使不在台上,也会虚心请教,刻苦练习声乐、台词和舞蹈动作。经过数月学习和排练,如今出现在舞台上的他充满光彩,全情投入角色,充分施展了特长和才华。

  “能够参与这样一部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份文化瑰宝。”张艺兴说。而他的表现也让人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了守护和传承中华文明而奋斗。

  该剧在国家速滑馆演出三场之后,还将于12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演。(王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