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誉珂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行动方案。从“美育浸润行动”到“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举措将美育理念深深嵌入教育体制与实践。美育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成为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支撑。
多元之美彰显中华民族共同特征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形式多样且独特的文化之美。丰富的文化瑰宝,不仅展现了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更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从艺术作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自然风光到社会生活的细节,这些文化形式交相辉映,生动勾勒出中华文明的多元与统一。
美的多元首先展现在丰富的文化形式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基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物产资源,伴随着传统技艺、民俗习惯、神话传说等活动的代代相传,逐渐创造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使得经验智慧与审美理念得以生生不息。船形屋、吊脚楼、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展示了因地制宜的人居聚落空间美学。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文化形式在长期的交往与融合中不断丰富。例如,云纹、石榴纹、缠枝纹等经典图案虽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吉祥象征,但在各民族的服饰和器物装饰中却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表达。这种既多样又统一的文化形态,正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
美育实施需把握文化共性与特色
中国关于美育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中国哲学着重探讨人生的意义和道德修养,古代尤为强调通过礼乐等审美活动陶冶人的品性,这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美育理念相契合,即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的人格、修养和情感。
纵观中国美育的历史,从西周时期“六艺”教育强调礼仪和音乐,到古代工艺和技术经典《考工记》对木工、金工等六类30个工种的记述,再到20世纪蔡元培先生将美育列为国民教育五项宗旨之一,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强调艺术教育对塑造国民人格的意义,可见,古今中国的美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联社会多个领域的“美的教育”,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它推动人们在日常生活、文化传承及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美的认知,形成了对和谐、创新与共融的认同,增强着民族文化自信与社会凝聚力。
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精准把握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共性与特色,不仅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还能深化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在形态展现层面,各类艺术形式存在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直观传递着各地方人民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例如,民族音乐既有音色婉转柔和的二胡,也有高亢激昂的笙;民间剪纸既有追求色彩丰富、细腻写实的花卉和人物展现,也有质朴生动、粗犷写意的动物题材。在神韵内涵层面,各艺术形式均渗透着追求和谐之美的精神内核。传统音乐中,悠扬的旋律与均衡的节奏反映了人们对“渐近自然”的尊重与顺应;日用器物中,陶瓷和漆器的纹饰象征着人们对“质真素朴”生活美学的追求;绘画艺术通过画面与诗词搭配的意境,展现“含而不露”的审美观念。这些艺术形式背后都蕴含着中华文化和谐与平衡的理念,体现了文化中的共性特征。中华文化的共性,尤其是对和谐、均衡与统一的追求,构成了美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
美育以审美赏析与实践感知相结合的独特方式,将多元艺术形式的地域特色与深厚内涵有机融合,既引导学生领悟文化交融与包容的魅力,又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中华文化“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哲学思想,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审美素养。
美育实践活动深化文明交汇之美
美育的实施和推进,更需要关注过程性、趣味性以及面向整体人格的独特性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完整过程中,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意识,使美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充满互动和体验的学习方式。
近年,博物馆展览、歌舞话剧、影视作品等逐渐聚焦于展现中华文明的交融互鉴与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这些优质的社会资源为学校美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美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实地研学、线上观展、名家进入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互动中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共融性,激发他们对中国式审美的感知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例如,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文献展,运用古籍、乐器、服饰等展品,讲述“语文相通”“艺术共美”“生活共融”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以展览中的服装板块的呈现为例,历史上各民族在服装形制上彼此交融。隋代西域高昌国王麴伯雅曾发布解辫削衽令,效仿提倡中原汉人服饰。也有中原地区学习边疆的民族服饰,战国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而盛唐时中原则穿用胡服胡帽。
在新时代背景下,美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审美教育的独特方式,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与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对和谐、包容、共融理念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美育将继续作为凝聚民族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焕发新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