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金风玉露》落地湖广会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金风玉露》落地湖广会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12-24 09:39

  作者:郭佳 肖扬

  悬案、成长、革命三线交织;国剧、青春、少年感元素拉满;摇滚、Swing(摇摆乐)、传统戏曲跨界碰撞……今日首演的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在百年戏楼里唱响一段跨越时代的旋律,呈现京城戏班里的那些青春热血的成长故事。

  原创音乐剧《金风玉露》由北京市文联发起推动,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项目,获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精品创作项目支持,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联与天桥盛世集团共同出品,市文艺家服务中心与京都文化公司、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出品,西城区委宣传部作为支持单位,并由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曲剧团与北京湖广会馆联合制作。

  该剧以全国文保单位湖广会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博物馆活化样本,选取宣南文化中的京剧文化为创作内容,是一部以音乐剧形式表现中国京剧艺术的新空间驻场演出。

《金风玉露》落地湖广会馆

《金风玉露》剧照

  一部戏看尽四大名著精神

  随着原创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落地湖广会馆,迎来了独属于音乐剧的“青春观剧团”,荷尔蒙爆棚的演员阵容让砖墙的褶皱不再清冷,年轻人在此谈论国风、音乐,往昔的荣光与过往的风云化作海棠一枝。

  《金风玉露》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故事架构上,打破了传统音乐剧单一的叙事模式,将民国初年的梨园风云与悬疑、成长、家国情怀等元素紧密融合。该剧以京剧戏班春鸣社为核心,围绕班主的离奇遭遇,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主角金笙在困境中肩负着重振戏班的使命,其经历的亲情、爱情、友情的纠葛以及在时代洪流中对家国大义的追寻,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情节跌宕起伏,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丰满且极具张力的故事。

  被称为“戏曲造浪者”的青年导演李卓群,能够丝滑过渡到音乐剧创作,编剧、导演、作词一肩挑,皆因戏曲与音乐剧都是歌舞演故事。台上演斗智斗勇的“三国”,台下是相濡以沫的“水浒”,后院里唱着悱恻缠绵的“红楼”,地下则潜藏“西游”,运送军火,支持革命。一部戏中看尽四大名著的精神所在。

  湖广会馆焕新成“北京限定”

  《金风玉露》的演出场地选在北京湖广会馆,见证了京剧起源与兴盛,承载着无数梨园故事的两百年历史的文保建筑,如今焕新亮相,化身全新沉浸式戏剧空间,用音乐剧的形式上演国剧故事,实现了360度的沉浸式体验,堪称独特的“北京限定”。

  走进冬日里的湖广会馆,文创、打卡点等营造出丰富的周边场景,暖意融融;戏楼内方桌坐席茶点已备齐,专属定制票根颇具年代仪式感,印有“有靠山”字样的座椅靠垫为观众在观剧时支棱起腰部;观看限定场的观众,还可参与打卡照拍摄,可获得“挂头牌”折扇。雕梁画栋、阶梯围栏依旧,只是戏台边水牌上动画效果的小鸽子提示着观众,这不是一台传统的戏曲演出,必定暗藏玄机。

  随着春鸣戏班开锣,对仗工整的戏台对联因光影的变化成了可变万物的投影,台上的守旧以及出将、入相的挑帘也被影像取代,就连观众席头顶上的彩绘悬吊,真正的功能原来是灯架……百年戏楼瞬间打破原始观感与声场,一座满足音乐剧视听的空间跃然眼前。

  演出过程中,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这种近距离的互动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音乐剧的魅力,为音乐剧的呈现形式带来全新的突破。

  穿越时代的青春共振

  春鸣戏班,金笙与毓滔因戏相识;一把龙泉,青春知己携手赴国难;一曲“人月重影”,映衬热血梨园。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以没有大IP、没有大制作、没有大明星的“三无”为底色,却有着总制作人李东所说的“我们的超级C位IP不是别人,正是湖广会馆本馆”的底气。

  演出阵容也展现出中国音乐剧新力量的蓬勃朝气,一众青春主演与角色共生,与会馆内独一无二的舞台共成长。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昆曲表演专业和北京市曲剧团的18位优秀青年演员,经过数月的戏曲、形体、声乐等全方位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表演能力,将自己的青春活力与百年文化底蕴相融合。

  剧中的“京爷们”从十几岁的小报记者毛腿儿,到二十几岁的“科里红”大武生金笙和满清皇族出身的革命党人毓滔,三十多岁的“片儿警”六哥,四十多岁的师父来喜福,都生动鲜活,情绪饱满,呈现了京剧鼎盛时代的风云际会与艺术大师的粉墨春秋,让观众感受到一群怀揣理想的人荣辱携手、风雨共济的肝胆与豪气。

  正如制作人李东所说,《金风玉露》将以粗粝而热忱的青春气息,锥心而热血的成长印迹,触发跨越时代的情绪共振。

  京城戏剧人的一次寻路探索

  《金风玉露》不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一次大胆的行业探索。梨园行有句话:男怕“夜奔”,而在湖广会馆做音乐剧的难度,又何尝不是技艺繁难的“夜奔”?五次莅临湖广会馆的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奠定了早期中国革命的方向,这出《金风玉露》则是京城戏剧人的一次集体探索。

  曾经,闲置办公楼、冷清展示馆等零散空间,摇身一变成了新晋打卡点,如今,“金风玉露一相逢”,文保空间在当代的文化价值将被重新定义。戏剧绝不能困顿于传统的演出空间,这早已成共识,但“剧”与“场”真正融为一体却极难实现。《金风玉露》中,创作者坚定地让湖广会馆成为故事的发生地,唱戏在此、悬疑在此、相逢在此,喜事也在此。

  视觉总监任冬生的心理变化代表着主创的心声,“对文保空间的破题开始我是忐忑的,到后来坚定地要为会馆资源的盘活和新生闯出一条新路。”于是,对空间“改造”的不着痕迹更出人意料,所有重装舞台机械和当代视听都被巧妙隐藏,而从古朴民国风过渡到现代剧场则仅需“一秒钟”。是音乐剧,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不仅群舞跳到了观众席,长达七八分钟的唱段虽不完全符合传统音乐剧审美,却“一不小心”创造了国风音乐剧新的审美。

  在这个金风玉露初凉夜,这部音乐剧将一直演出至2025年1月25日。(郭佳 肖扬)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