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无尽的青春永恒的追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无尽的青春永恒的追忆

来源:文汇报2024-12-25 08:47

  作者:尤里卡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岁月尽管不是一个人最成熟、最笃定的年代,却是最黄金、最美好的年华。青春是人生最重要的母题之一,书写它,作家当然不会缺席,《这是我最好的作品:无尽青春故事》便是一部关于青春的文章合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章的作者皆为文学大家,不少还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顶级文学大师,如普鲁斯特、海明威、福克纳、斯坦贝克等。而路德威·白蒙、肯尼思·格雷厄姆、布斯·塔金顿等作家的名字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他们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些作家书写的青春故事有的取材于自身的真实经历,犹如纪实性的自传片段(如海伦·凯勒的《文字、爱和语言》、欧文·埃德曼的《儿时的哲思》),有的则是虚构写作,描述的是他人的人生(如普鲁斯特的《贡布雷的晚安吻》、舍伍德·安德森的《成年》);有的关于感人肺腑的亲情(如威廉·福克纳的《两个士兵》、克劳伦斯·戴伊的《父亲教我守时》),有的关于暗萌始发的爱情(如哈夫洛克·霭理士的《一个小男孩的爱》、多萝西·坎菲尔德·费舍尔的《十六岁的夕阳》)。这28篇文章,准确地说,这28个青春故事,如同一颗颗色彩斑斓的珍珠,串集在一起,闪烁着美妙动人的奇光异彩。

  青春似乎总是有大把的时间和挥霍不完的精力去玩乐、嬉闹,那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是孩子们的共同语言。亨利·路易斯·门肯在《启蒙》中回忆了他和哥哥查理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在那个天真烂漫的年代,孩子们没有幼儿园可去,没有游乐场可玩,也没有像‘恶魔岛’儿童乐园之类的地方消遣”,但他和哥哥可以随性地游荡,玩追逐印第安人的游戏和“塞巴斯托波尔大战”,在车马稀少的年代,整个街区都成了他们的游乐场。

  在《男孩的天堂》中,马克·吐温回忆了约翰叔叔的农场,以及他在农场上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这座美国南方的农场,就像一个美好的乌托邦,自给自足,物产丰富,而且人们淳朴善良,就连黑奴也不会被虐待。对小小的马克·吐温来说,最大的乐趣还是可以接触充满鸟语花香、奇珍异草的大自然,亲身感受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脉动。他写道:“我能回忆起庄严的黎明和丛林的神秘气氛、泥土的芬芳、野花淡淡的香气、雨后树叶的光泽、风儿吹过时雨滴从树上洒落的声响、丛林深处传来的啄木鸟啄木的声音和野鸡的叫声、受到惊扰的野生动物在草丛中一闪而过的景象。”这样的句子长达三页,阅读这些文字,读者的内心会产生极度舒适的感受。戏仿博尔赫斯的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约翰叔叔的农场。

  美好的青春总是少不了成长的烦恼,最让人头疼的大概就是上学了。温斯顿·丘吉尔除了是一位政治家,还拥有妙笔生花的文字功底,他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堪称跨界最为成功的政治家之一。这本书收录了他的《哈罗的考试》,回忆了他在哈罗公学读书期间的“考试困难症”。原来,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我们很多普通人一样,上学的时候也偏科:“考官们青睐的科目几乎总是我不感兴趣的科目。我可以忍受历史、诗歌和写作考试,但考官们偏偏看重拉丁语和数学。”他在文章中还讲述了其他有关考试的趣闻轶事(包括作弊),以及他为何进入桑德赫斯特英国陆军军官学校。

  没有爱情的青春,就像没有西瓜的夏天,苍白而单调。这些文章所描绘的青春,除了无忧无虑的玩耍、真挚纯粹的友谊、成长的困惑和对世界的好奇,自然还有萌生的情愫。在《一个小男孩的爱》中,哈夫洛克·霭理士回忆了他12岁时来他家中做客的小女孩艾格尼丝:“皮肤黝黑,漂亮活泼,一头修长的卷发。”尽管只是短暂的相处,之后却是长久的怀念,这是一种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情感,单纯、赤诚而美好。而在《早春》一文中,斯蒂芬·文森特·贝尼特讲述了他16岁时的爱情。他的恋人是个叫做海伦的女孩:“她长着小巧的脸蛋、小猫一样的眼睛。下雨的时候,她脖子后面的头发卷曲着。她个头不高,但也不显得矮胖——她轻巧、精致而又敏捷。她很有活力,从不紧张。”他们一起划船、约会、畅想未来,可由于大人们的干涉,这段感情还是夭折了,因此贝尼特说道:“我要把这件事写下来,因为我永远也不想忘记它本来的样子。”

  对于这些文章,前言中有精炼的概括:“这些故事饱含深情,包括许多有关纯真年代的可爱片段。有的欢乐,有的温柔,有的怀旧。本书呈现的是孩子们新鲜的青春世界,是成长中灵魂的探索,也是青春年代的爱与社会意识的觉醒。”是的,不管是跌宕起伏还是风平浪静,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座巨大的矿藏,隐埋着太多的故事。我们在漫长的余生中去回忆和怀念,其实也是在重新发掘自身的生命体验,再次审视自我的过去和过去的自我。

  这本青春之书,就像一首抑扬顿挫的青春之歌,让我们在这些文学大家所奏响的美妙旋律中,尽情享受青春的活力、热情与激扬。(尤里卡)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李蕾 王澍哲:“和”文化发展之声 “合”时代进步之力

  • 喻 溟:对于历史再现,我们有多少想象空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