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需要补上一堂细胞通识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我们需要补上一堂细胞通识课

来源:解放日报2025-01-11 10:09

  作者:汤琦云

  1675年,一位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布商收集了一些雨水,放在他自制的显微镜下,他震撼地发现,一滴水中竟然包含了无数微小的生物。他看见了细胞,从此,生命在人类眼中“化零为整,化整为零”。

  300多年后,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肿瘤学家,每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时,仍然为它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生机勃勃感到着迷。而碰巧他还是一名获得了普利策奖的知名科普作家,于是他为细胞写下了这本《细胞传》。他就是悉达多·穆克吉。

  悉达多·穆克吉是一位杰出的肿瘤医生,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这也是他写作《癌症传》《基因传》的专业底气。而细胞,才是一切的基础。基因携带遗传密码,但细胞才是那个破译密码、将信息转化为形态、协调功能与行为的角色;癌细胞并没有“发明”任何新的细胞特征,它是扭曲突变版本的细胞。因此,作为一名肿瘤学家,悉达多·穆克吉形容自己是一名“身处颠倒世界的细胞生物学家”。这本《细胞传》是悉达多·穆克吉关于人类生命基本问题探讨的“生命系列”的一部分。

  为了写作《细胞传》,悉达多·穆克吉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素材,不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科学论文和私人信件,也采访了护士、医生和患者,还曾与科学家散步长谈。

  这本书的内容跨越了几个世纪,有成百上千个故事。有科学家皓首穷经、不懈追寻的故事,比如班廷与贝斯特在尘土飞扬、酷热难耐的屋顶实验室一次又一次反复尝试,终于从狗身上提取出了胰岛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一物质;有患者的故事,比如医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骨髓移植,6岁的南希·劳里接受了她健康的同卵双胞胎芭芭拉·劳里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甚至还有悉达多·穆克吉自己的故事,比如他怎么成为免疫学家的,他经历中年危机患上抑郁症,还有他的朋友是如何患黑色素瘤去世的。无数真实故事构成了一个整体,让读者越来越深入地理解细胞是如何工作的。

  在《细胞传》中,你能看到细胞这一最小的自主生命单元,如何构成组织、器官与器官系统,最终齐心协力实现复杂的生理机能——免疫、繁殖、感觉、认知、修复与再生。同时这本书也讲了当细胞的功能失调时会出现什么,细胞生理学变为细胞病理学,细胞功能障碍导致了身体功能障碍。

  《细胞传》是细胞的故事,同时也是人的故事。人类对于细胞的认知的变化,深深影响了生物学、医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如今人类已经能够初步操控细胞,这一技术反过来也可能将人类塑造成不同的模样。

  17世纪60—70年代,英国博物学家胡克和荷兰布商列文虎克用手工制作的显微镜观察世界,发现了细胞存在的首个证据。几个世纪过去了,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下,细胞的原理向人类展开真面目,随之而来的是利用其治病的手段,也就是细胞疗法。

  如今细胞研究进入了新时代,科学家已经掌握了操控人类细胞的某些方法,正在尝试用它解决那些过去曾束手无策的顽疾:编辑干细胞,再将它注射回糖尿病或者镰状细胞贫血的患者体内;在顽固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大脑中植入电极刺激其脑细胞回路;为心脏病多次发作的老人注射一种可以定位至肝脏的病毒,永久降低堵塞动脉的胆固醇,使其心脏病复发风险大大降低;用病毒编辑T细胞再注射回癌症患者体内,使自体免疫系统能识别癌细胞并消除癌细胞……

  基于我们对细胞生物学的新认知,医学的变革可以被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使用药物、化学物质或物理刺激来改变细胞的属性,也就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与行为方式,例如抗生素、癌症的化学疗法与免疫疗法;第二类是细胞在不同机体之间的转移(包括重新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体),例如输血、骨髓移植与体外受精;第三类是利用细胞合成某种物质,例如胰岛素或者抗体,对疾病产生治疗效果;最近,还出现了第四类变革,即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后再开展移植,以创造具有全新属性的细胞、器官与身体。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体所有的问题都能被重新理解为细胞或者细胞系统功能异常的结果,而所有这些疾病都能通过细胞疗法获得解决。悉达多·穆克吉称这些通过修饰细胞重新构建的人类为“新人类”,在《细胞传》中的几乎所有章节中都有他们的身影。随着我们学会用细胞重建身体与器官,我们将在现在和未来与“新人类”相遇,无论是在咖啡馆、超市、火车站和机场,还是在社区和我们自己的家庭中。我们会在堂表亲、祖父母、父母与兄弟姐妹中找到他们,或许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但细胞技术的发展,也同时迫使我们进入陌生的伦理领域:当一项技术既可以用来帮助患者摆脱疾病,也可以让健康人用来增强自身,细胞疗法使用的边界在哪里?悉达多·穆克吉及其团队正在实验将培养的软骨干细胞植入小鼠受损的膝关节中,他们期望这一技术可以用来治疗骨关节炎,但是如果“正常”人想用它长得更高,我们应该阻止他们吗?如果会,为什么?

  一个更尖锐的案例是基因编辑婴儿。目前,全球的医学与科学社团正在忙于制定监管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规则与标准。一些人呼吁实施国际禁令,但是缺乏强制执行的权力;另一些人则希望允许使用基因编辑来治疗极度痛苦的疾病,然而什么样的疾病才符合条件呢?

  这些争论不会轻易得到解决。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或者是一种妥协的方式,唯一的途径是确保关于科学干预限制以及细胞技术前沿的议题一直摆在桌面上。不仅仅是科学家,所有公众对细胞的认知都需要和细胞的技术一起成长。

  细胞世纪已经到来,人类已经走到未来边缘,就由《细胞传》为我们补上这堂细胞通识课。(汤琦云)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中的火焰》:悬疑漩涡中的人性洞察

  • 马恩扉页:《小小的我》,渴求一片大大的天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