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日三秋》:生活世界的解体与重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一日三秋》:生活世界的解体与重建

来源:北京日报2025-01-14 09:10

  作者:李伟东

  鼓楼西剧场制作的《一日三秋》,是刘震云舞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剧作以延津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陈明亮的成长历程。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和笑话的故事,展示了人间生灵各种活着的样子,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恩怨牵绊。整个演出轻松流畅,含蓄蕴藉。舞台素净、简洁,即便诉说生活的沉重,也并不着意庄严和凄美,反倒在平静的回忆和咀嚼中,透出一股洒脱和韧劲儿。

  《一日三秋》剧照 王亭 摄

  流畅的戏剧呈现

  《一日三秋》是一个关于生活被毁坏后重建的故事。明亮的前半生是细碎的悲剧,一切似乎都不太对劲。他在生活的荒芜中,勉力灌溉出美丽的花朵,完成了生活世界的重建,追寻到心灵的寄托。戏剧叙事衔接紧密流畅,深意都在平淡中体现。

  人生伊始,明亮发现似乎没有东西靠得住:父亲、继母、养父母等都不是想象中的依靠。小小少年的生活世界破碎不堪:爱他的母亲、奶奶离他而去,他的存在成了父亲一家、养父一家的累赘。因至亲离世导致的生活世界解体,成为明亮无法回避的命运;对至亲的思念也是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直到他遇到自己的爱情,为了爱情远走他乡,重新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很难说具体哪股力量让明亮的生活坏掉了。支配生活的恶仿佛是无形的,也无法责怪:生父、继母、养父母都是平庸之人,只有个体生存欲望下的自私,没有给予和爱的能力。最后迫使他们小夫妻远走他乡的,也不是具体哪个人,只是当地县城中的一众群氓,以及他们的恶趣味、无同情的野蛮。到头来,这股来自生活本身的恶只落实到了一个具象上,那就是市场管理员孙二货。可这个恶的代表也不过是平庸群众中的一员而已——他只是乐于操弄手中的小小权力,追求自己的私欲。为了泄愤,明亮把捡到的流浪狗命名为孙二货,却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后作为狗的“孙二货”孤独地离去——人狗死别,转化为他对“孙二货”远去的不舍,这无疑降低了复仇的力度,也带上了某种幽默和洒脱。

  剧作似乎有一个小小的关注,那就是人的孤独:花二娘因孤独而要听笑话;马小萌因孤独而要出人头地;陈明亮因孤独,也一定要找到奶奶的枣木匾,不管真假。品味了人世的孤寂之后是透彻、通达,是讲笑话、听笑话。剧中重点段落是青年马小萌和明亮重逢后喝酒,各吐心事——这场戏是极端孤独的两颗心初次敞露,也互为彼此生活世界重建的第一束光。

  素净的舞台美术

  本剧主要美学特点是轻快素净。借助灯光的调整和道具的运动,场景转换和戏剧叙述的节奏流畅轻盈。由老董和明亮分别做叙述人,清晰勾勒出了故事的背景,使观众能迅速进入戏剧叙事——这是大的结构转换成功处。小场景的转换也很灵巧。明亮赶火车一场,车站、车厢、人群,通过几个人体变换迅速塑造出来;人、狗两个孙二货最后的命运交代几乎无缝隙衔接,轻巧而风趣。分区的灯光使用有效,突出了舞台表现重点:明亮给马小萌讲在武汉见到妈妈一场戏,两人坐在舞台前沿;孙二货企图调戏马小萌一场戏,两人围着桌子转;狂怒的明亮要杀孙二货,面对着一个菜盆挥舞菜刀。这几个场景都借助分区灯光,很好地框定出表演核心区域。

  视觉效果同样配合了表演的轻灵风格。背景道具的主要色调是白色,奠定了淡雅、纯洁的基调。在舞台造型方面,借助巨大的椅子、造型灯、从舞台顶部悬挂下来的天蓬元帅的招牌、布幔等简单道具,完成了环境的假定。这些都体现了本剧轻快简洁的舞台风格。椅子是本剧的主导舞台意象,有超大体量的,也有正常尺寸的,多个场景都有使用。联系椅子在中文语境中的意义,剧中人物挣扎寻找人生位置、寻求自我定位的意味似乎不难理解。同时鉴于椅子明显的超大尺寸,对比人物的尺度,也成为一种压迫性的生活力量的象征。

  导演还善于利用向上移动的道具,引导观众关注纵向舞台空间。招牌、布幔自然有自上而下的悬垂感和视线引导功能,此外,偶尔使用的看台和梯子也同样含义深切。马小萌的秘密被曝光后,她跑上舞台中央的移动看台,看台立面形成象征人生绝境的悬崖意象,而看台另一侧层层的台阶恰似运动场的观众席,承载的无疑是这一场热闹的看客。奶奶死后,背景有一架梯子缓缓升起,寄托了无限的美好愿望。

  神秘的故事格调

  本剧的一个重要叙事元素是神秘。花二娘望夫千年,在他人梦中采集笑话是核心背景框架;樱桃辗转来生也堪称神奇;奶奶讲的小黄皮故事在民间叙事中常见,则寄托了尘世无奈的深情祈愿。这些神秘故事都增加了戏剧的趣味性,成为叙事魅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叙述效果来看,神秘元素是一个加密的过程,一种有意的修辞手段。老董看透不说透的智慧、花二娘的执着等待都是对真实人生的某种处理和投射。在花二娘的世界里,好笑话值得一只红柿子,讲不出笑话要换来一座肩头的大山,能让梦中人负重毙命。笑话成为本剧核心意象。

  神秘也是一种力量,是打破叙述结构的秘密出口,也是照亮角色精神生活的神圣灵光。从剧作来看,人间生活似乎不太容易对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和痛切,而如何应对则需要真正的勇气。自杀的樱桃需要一个来世,这个神秘回归的重要意义指向的似乎不是她自己,而是活着的明亮。当明亮悟到妈妈来自戏剧而终于回到了戏剧时,心灵获得的解脱非言语可表。

  《一日三秋》借助笑话和神秘演绎普通人的生活。笑话是一种解构性力量,是对既成事实的否定,对规矩的冒犯,也是对功利性目标的超越。神秘则表达了对人心的某种敬畏。作品借助神秘情节,实现了对人之尊严的追求,对人之情谊的拷问,也展现了对人之努力的期待。笑话和神奇为偶然的人生架构出一个意义框架,从而使之变得可以解释、可以接受。借助这两者,不能追求的变得可以向往,不敢指望的变得可以信赖。无论笑话还是神秘,最终的目标都不在于破坏、征服、归化,而在于宽容、忍耐、接纳,进而创造出值得努力的生活世界。(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