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港话版《天下第一楼》:粤音京韵碰撞时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港话版《天下第一楼》:粤音京韵碰撞时

来源:北京日报2025-01-14 09:12

  作者:梅 生

  何冀平创作的话剧剧本《天下第一楼》,1988年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成同名话剧之时,便在京城引发轰动。历经37年,北京人艺版《天下第一楼》已在海内外演出逾600场,成为继老舍的《茶馆》等作品之后,这家剧院的又一部经典京味话剧。

  港话版《天下第一楼》剧照 Wilson Tong 摄

  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话剧团成立45周年之际,香港话剧团推出粤语版话剧《天下第一楼》,收获诸多好评。新年伊始,这部由司徒慧焯导演、谢君豪领衔主演的话剧,以不同于北京人艺版,甚至有别于该剧香港首演版的面貌,在天桥艺术中心“回家”演出时,经受住了北京观众的检验。

  但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并非香港话剧团首创。2000年,春天实验剧团出品、李铭森导演、高志森监制的粤语话剧《天下第一楼》,曾在香江献演。不过该版的剧本、舞美、表演等,某种程度上都是对北京人艺版的遵循,只不过语言由北京话变成了粤语。

  而香港话剧团另起炉灶打造的这版,具有现代思维的导演手段、精准还原生活质感的表演、简洁大气的写意舞美、各具功用的写实道具、铿锵有力的配乐,与何冀平新写的一场戏一道,让“南腔”粤音与“北调”京韵碰撞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拓展了经典文本中时代与地域属性的内涵,赋予其以“人”为本的全新解读空间。

  《天下第一楼》的三幕故事都在京城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发生,这家食肆就像《茶馆》中的裕泰茶馆一样,见证时代的变幻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与重塑。同时,该剧用金玉满堂、烤鸭、醋椒鸭丝汤、萝卜丝饼等被不同阶层享用的中国菜的酸甜苦辣咸,道出中国人的复杂构成,以及三教九流各自品出的人生五味。

  民国初年,福聚德的老掌柜因为年迈多病,将继承的祖业交给两个儿子唐茂昌、唐茂盛打理,无奈长子偏爱梨园、次子热衷习武,两人不仅无心经营店面,还为了面子、讲求排场挥霍钱财,原本殷实的家底呈现渐被两人掏空之势。精明务实的卢孟实在老掌柜临终之际,受命接下掌柜的重担。

  卢孟实擅长揣摩看客心理。三年时间里,他在福聚德三间门脸儿的地皮上起了一座高楼。他佯装“透露”接到了大单生意,将黄土封在面袋、银包里充当面粉、银两,以装点福聚德的门面,让讨债人、食客和看客们误以为这家京城名店的买卖大有起色。经过他的这番操作,福聚德的生意果真扭亏为盈、蒸蒸日上,八年后再度名噪京城。他虽然一心为店,唐家两位少爷却听信流言蜚语,不忿其功高盖主,用计从他手中夺回财权。

  福聚德未来的命途如何,剧作家交给观众猜想。何冀平的着墨侧重在于描绘这一过程中,由于时代更迭、陈规陋习等导致的众生皆无法自主的动荡命运。

  某王爷的后代克五,从各家馆子的座上宾沦为被各位店家驱逐的穷乞丐;克五的“傍爷”修鼎新,本是学问渊博的老餮,但在克五失势之后,屈尊做了福聚德“瞭高儿的”兼账房;福聚德的堂头儿常贵,虽有将各类宾客都能服务得舒舒服服的本事,成了这一职业的尖子,却只能任由唐家少爷支配自己的去向,而作为被人瞧不起的“五子行”的从业者,他甚至无法满足儿子去“瑞蚨祥”学艺的心愿;卢孟实的相好洛英,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出身烟花巷的她,虽然是卢孟实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却无法与他结为夫妻……

  最令观众唏嘘的人物,当属卢孟实。他纵横捭阖,尽心尽职,让福聚德扭转局面。他无法释怀父亲因自己是饭馆跑堂而被刻薄的掌柜凌辱致死的往事,于是给予身为“五子行”的跑堂、厨子等做人的尊严。自负的厨子罗大头被他辞退之后被警察无故刁难,他以掌柜身份替罗大头解围;常贵中风之后,唐家两位少爷问他如何打发常贵,他答“有病给治,人死好好发送”。但在理想将竟、自我价值即将实现之时,他被迫身退。

  当福聚德的对联,由起初的“金炉不断千年火,银钩常吊百味鲜”,变为“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横批由“一炉之主”变为“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家烤鸭店的变化,遂成为社会变迁的缩影;一群人的聚散,亦成为江湖运作的写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人“做菜”的一味佐料,彼此打过照面之后,迎来的也许就是后会无期。

  对于该剧的题旨——“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对联的处理,北京人艺版、春天实验剧团版以及港话的香港首演版,都以写实的手法,让它们在舞台上直接出现。此次港话在京演出的版本,这副对联在漫天雪花中,随着象征福聚德门脸及内部构造的镂空屏风的挪移,慢慢在观众面前浮现,随后化为灰烬,让人想起《红楼梦》中那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从视频资料来看,港话来京演出的《天下第一楼》,至少在舞美层面,与该剧的香港首演版有多处不同:关键性道具烤炉、柜台等以写实面目得以保留之外,楼台等则被写意空间取代,让以卢孟实为代表的剧中人从高处走下,平实走进观众的内心,从而令观众更容易感知剧中与社会学、人性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有关内容的现代价值。

  这让人想起港话的另一部精品话剧,由潘惠森编剧、司徒慧焯导演、潘灿良领衔主演的《亲爱的,胡雪岩》。这部话剧的舞台,也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的过渡,体现出港话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卢孟实、洛英,以及因看清人间冷暖而写下那副对联的修鼎新等人,在意的只是把事情做好,并不在乎是否留下名声,被人抬着轿子行路。何冀平为港话版《天下第一楼》多写的一场戏里,卢孟实与洛英倾心交谈、互相勉励时说出的话:“无论山高水深,我们就寻平处坐,向宽处行”,让人泪湿衣襟。(作者为文艺评论人)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