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5-01-26 10:05

  农历新年,全球华人都进入同一个心理时间:放下一年辛劳,回到亲情,回到团聚,回到让自己身心最舒服的地方去。

  不管在哪,饱睡畅聊之余,美食馨香之后,被山川洗净眼目之际,文字阅读会带来一种难以言述的精神收获感。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特推出春节书单,陪伴你回家的路途、团圆的闲暇。

  借他人视角看自家山水

  推荐书籍:《中国漫游》《隔江山色:元代绘画》……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中国漫游》

  不光中国作家热爱自家山水,外国人也喜欢。有时候,借他人之视角,更容易看清自我。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少时就研读《论语》《大学》《中庸》《诗经》等典籍。1918年10月至12月,谷崎来到中国,用《庐山日记》《秦淮之夜》《苏州纪行》《西湖之月》《中国菜》,记录他的首次中国行。1926年1月,经鲁迅先生的好朋友、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介绍,谷崎与中国数十位文人、艺术家见面、交流,其间详情结成《上海见闻录》《上海交游记》两篇札记,写下了自己阅读胡适、丰子恺、周作人、林语堂等人作品的感受,2023年,其文章合集被集结为《中国漫游》出版。

  世界知名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专家、阐述中国古代艺术的“超级写手”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在中国画中“神游”一生。他的《隔江山色:元代绘画》《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山外山:晚明绘画》《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等一系列作品,提醒我们拥有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普通人的励志和草木中的“亲在”

  推荐书籍:《蒿香遍地》《迷失的小蒜》《春草》……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春草》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蒿香遍地》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迷失的小蒜》

  在回家的路途上,你大概率会遇到“春草”。“春草”是作家裘山山小说《春草》里的女子,普通、坚韧。她出身穷苦,没能读书,却一直揣着一定要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奋力挣扎力争上游。她自己找婆家,自己闯天下,出门打工,创业、发家、失败,东山再起,再失败,再开始,一次又一次,历尽艰辛,吃尽苦头。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商小贩到清洁工保姆,她挣扎、奋斗、忍耐、苦熬,坚决不气馁、不放弃、不诉苦。愿每一个你,面对苦难命运,如“春草”般不屈服、不低头。

  在长篇小说《陌上》中,付秀莹的灵动之笔游走在城乡之间,书写普通人的生活侧面,展现心灵的起伏与时代的烟火。《陌上》的故事发生在我们熟悉的当下,通过一幕幕鲜活的日常片段,小说描摹了华北平原上一个最平常不过的小村庄“芳村”的生活景象。作家、批评家梁鸿鹰说:“《陌上》是风俗画,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展开的卷轴,它没有一个开始,没有一个结尾,它写的整个是一个过程。”这部独特的作品不围绕某个明确的主线事件行进,亦没有固定的主角,而是在25个章节中,将镜头分别对准不同的人,一一展现他们在某一天的生活细节。乡村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使得这些经历与思绪的点滴串起珠链,织成一幅细腻的全景图。

  时间和空间皆被压缩,悬浮在信息里,我们需要切实的生活体验。有什么比家乡的风物、风土更能抚慰我们的呢?“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读一本关乎蔬菜野菜、花木果实之书,何频的草木风物志《蒿香遍地》里有荠菜、香椿、荆芥、马齿菜、苋菜、蔓菁等。它们是过去饭桌上的常客,现在有的却因为稀少而显得稀罕。除此之外,钩沉和引用古今文献、名家草木经典著述,延续周作人《知堂谈吃》、施蛰存《云间语小录》和汪曾祺的草木文字等传统,向大众普及博物知识。何频的另外一本小书《迷失的小蒜》获得过“最美的书”称号。在阅读中返乡,在草木中达到海德格尔笔下的“亲在”境界。

  热闹的生活也需要深思

  推荐书籍:《哲学的故事》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哲学的故事》

  哲学始于惊奇,它永无止境。如果你曾仰望星空,好奇过万物因何存在又由何构成,如果你曾徜徉林中小径,叩问过人生有何意义和价值,如果你曾因美而诧异,为不义而震怒,目睹苦痛而心生怜悯,感于生活空虚而满怀惆怅……那么,你就已经走在哲学的道路上了。

  这条路上,从来都不乏先行者。他们或坚定,或犹疑;或激扬神采,或孤僻避世;或名满天下,成为王公贵胄的座上宾;或众叛亲离,抱住街头的老马泪如雨下。

  这些哲学家性格不同,境遇各异,但他们被同一种求知的激情所萦绕,就世界、真理、政治、道德和艺术等人类社会的奠基性问题领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哲学的故事》的作者威尔·杜兰特以渊博的学识和优雅的笔触,将艰深的哲学写得极富人情。他引领读者走近先哲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看这些人类史上最杰出的头脑如何与所处的时代碰撞,如何对那些永恒的“大问题”交出各自的精彩答卷。

  当代著名哲学研究者陈嘉映对《哲学的故事》这本书很推崇,“我是教哲学的,时有人让我推荐哲学书。对初学者,我常推荐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是历史学家,思想造诣尤深,文笔也极好。这本书的特点是从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来看哲学史,初学者比较容易进入。专门的哲学义理,幽玄精微,初学者很难一下抓到要点,往往望文生义,落入不着边际的误解。而把哲学问题放到历史、思想、文化的一般背景下看待,虽然不易尽精妙处,但往往有益于了解诸哲学体系的大致方位。”

  在中国画中阅读四季和节气

  推荐书籍:《纸上寻幽》《风景旧曾谙》……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

春节书单:阅读中返乡 草木中“亲在”

《风景旧曾谙:〈乾隆南巡图〉里的江南风物》

  山里的玉兰花绽放着艳红的花萼,水边空寂无人。在这样的世界中,花开又花落。这是诗人王维在《辛夷坞》中描绘的境界。后世画家延续着诗人的表达方式,试图用笔墨吐出万千诗句。在《纸上寻幽: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中,作者努力呈现中国画里的二十四节气之美,早春寻梅、兰亭修禊、汉宫春晓、槐荫消夏、鹊华秋色、寒江独钓……当中国画遇到二十四节气,自然与人文交织。

  清代宫廷绘画巨制《乾隆南巡图》以中国画传统的写实手法描绘了乾隆初下江南时省方问俗、察吏安民、视察河工、检阅师旅、祭祀禹陵和游览名胜古迹的情景。这些情景被十二卷画作生动再现,所有画面接续起来长达150余米。

  《风景旧曾谙:〈乾隆南巡图〉里的江南风物》的作者通过对画作局部细致解读,展现了古人生活的细节与美感,从中可以得见饮食、品茗等世俗生活的烟火气,也可窥见书画文玩等闲雅之风。书中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清朝鼎盛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市井的雅致生活,乃至域外风物。借助于此,我们能得见相对真实的清代风土人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李蕾 王澍哲:“和”文化发展之声 “合”时代进步之力

  • 喻 溟:对于历史再现,我们有多少想象空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