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我读过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5-02-14 10:06

  作者:侯磊

  一转眼过了四十岁,但我仍记得童年时的一个场景:我家的院子是坐南朝北,院内东边的房子不住人,是一间堆满木器杂物的储物间。储物间的门是薄木板做的,门常年锁着,但门的下半部破了一个大洞。放学后的夕阳从洞中照到屋里,能看到飘浮的灰尘在光线里上下翻飞。八九岁的我会在此时从那个大洞钻进去,借着缓缓从金色变得淡黄的阳光,蹲在储物间里,打开我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人生中所读到的第一本书:《春风吹来的童话》。

  《春风吹来的童话》是一部由儿童文学家金近(1915—1989)创作的童话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版于1979年,1989年再版,其间多次加刷。两版的内文相同,但封面不同。1979年版的封面底色为白,书名竖写,封面人物较小,这一版还分为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权页都没有写印数。1989年版的封面底色为绿色,书名为横写,主图是一个身穿白色连衣裙,头戴红色头巾,双手张开拥抱大自然的小女孩形象,封面左上角还有两只乌黑的燕子,颇为画龙点睛。我更喜欢这一版的封面,因为颜色鲜艳且对比度高,人物动感明显,一下子扑来春风的气息。书的内文里多配有漫画风格的插图,有些篇目还附有铜版纸印刷的彩插。我所保存的那一本,扉页上还有一枚菱形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购书纪念”的章,使得我对这本小书爱不释手。

  全书的童话是按照年代编排的,共分为三部分:1946年-1948年、1949-1964年、1977年-1978年,每个年代的作品风格都不相同,呈现出讽刺—歌颂—新潮三种不同的倾向。其中的《小鲤鱼跳龙门》《狐狸打猎人》《小猫钓鱼》等,都改编成动画片了。对一个小学生而言,书中故事生动有趣,语言优美,不仅分出好人和坏人,还对好人有褒扬,对坏人有很明确的讽刺和批判。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红鬼脸壳》《黑心魔术家》《“好”人国》《狐狸打猎人》《大白猪的打扮》《一篇没有烂的童话》《一出好险的戏》等篇目。《红鬼脸壳》讲一个国家里的人用抽奖的方式抽到红、绿、黑、黄、白、灰六种颜色的鬼脸壳,戴上就有不同的功能——往往是作恶的功能。《黑心魔术家》讲的是一个坏魔术师,在广场上招人变钞票,他收了观众们的钞票,号称要变大面值的,结果让助手悄悄地放了把火,人们都去救火,而他趁机逃跑了。《“好”人国》是情节最为复杂的,虚构了一个正反颠倒的国家,所有人的说话、做事都是反着的,以冷为暖,以黑为白,要救火,就要用汽油,把着火的房子全部烧光,这样才把火“救”起来。最绝的讽刺,是这个国度以挨打为光荣,就像作品里的情节:皇子要过十岁生日,某位大臣送给皇子一只装满了糖果的脏鞋子,说:“敬祝小皇不得好死。”皇帝赏赐给大臣一根棍子,让他自己打自己,直打到喊啊唷时才住手,对皇帝说:“多谢皇恩。”一切的出发都是反的,又有点“负负得正”,让人笑过之后,多有反思。直至长大后,我才明白这是1947年的作品,是为了批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写的。

  之所以上述篇目的童话我至今不用翻书还都记得,是因为这些故事,我上小学时都讲过。

  从七八岁开始,我就在小学的班级里给同学们说相声、讲故事,讲故事多是在阅读课上,有时传统的故事不够讲了,我就从这本《春风吹来的童话》里改编。例如《红鬼脸壳》,这个题目直接讲不容易听懂,就把题目改为《鬼脸壳的故事》。当时我才勉强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念字形的一半——猜着念,有几个字我记错了读音,至今有时都改不过来。

  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是我的案头书,尽管我不会经常翻阅了,但只要一想起来就激动,会立刻想起童年时窝在储藏间里读它,以及给老师同学们讲它时的样子。永远感谢这本书的作者金近先生,我从没想过长大后会从事文学工作,但正是这第一本书,使我无意间第一口就吃到了“细糠”,让我一生痴迷地寻找那个充满幻想的、充满动植物和各种生灵的、明辨善恶是非的文学世界。(侯磊)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郭 伟:纪录片《寻找冯友兰》的诗意叙事与思想探寻

  • 散仙的快乐:陆压与《封神演义》的隐逸趣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