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张看似普通的票根竟能开启无限可能。年初的时候,一张《哪吒2》的电影票根能带你免费进入全国多个城市的众多景区,并享受各种餐饮优惠。现在,不止是电影票,包括演唱会票根、展览票根,甚至是机票票根,都摇身变成了文旅消费的“通用货币”,甚至创造出亿元级的“票根经济”。
其实,所谓“票根经济”就是消费者凭借交通出行、文旅活动等场景的票务凭证,在后续的消费场景中转化为优惠凭证,获得折扣、积分兑换等权益,形成“消费链”的延伸,从而刺激更多消费行为产生的一种经济模式。
就拿刚刚结束的F1中国大奖赛来说,赛事门票不仅能观赛,更是一张能畅游上海汽车博物馆等景区的“通行证”,还能让你在200多家合作商户享受专属折扣。就是这样的一张票根,在短短三天内带动了13家商场超1.12亿元的销售额。除了上海,好客山东也是大手笔。前不久,刀郎在济南举办演唱会,期间就有上百家旅游景区推出了联动优惠政策,让歌迷和游客都能畅享多重特惠。此外,河南洛阳也推出了“高铁票根福利”,凭借终点站为洛阳的高铁票根,就能半价游玩龙门石窟、老君山等热门景点。
小小一张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消费者获得了真金白银的优惠,商家实现了精准获客,而城市的文旅资源也得到了高效的整合。这种“三赢”格局,构成了“票根经济”的巨大生命力。
然而,在“票根经济”的带动下,一些游客也遭遇了隐形的消费陷阱。比如有的景区就利用“免票引流、二次收割”的套路,在推出免票优惠的同时,悄悄上调了索道、演出等二次消费价格,一趟下来,消费者的实际花费不降反升。也有商家将票根当作单纯的“打折工具”,却忽视了服务质量。这些都可能会让创新红利转瞬即逝。
文旅创新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的多方共赢。多少人“为了一个馆奔赴一座城”“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这些成功案例都说明,唯有以票根为纽带,串联起服务升级、文化赋能、数字转型的多维创新,才能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城市竞争力的持久动能。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保管好你的票根,谁知道它会解锁什么样的惊喜呢?
(制作:钟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