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汪 荣
每年的暑期档,都是无比激烈的“兵家必争之地”。2025年的暑期档,各种电影异彩纷呈,不仅类型和风格十分丰富,还有华语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其中,有一部电影的个性特别突出,那就是《你行!你上!》。这部电影由导演姜文执导,姜文、马丽、张乘郝等主演,讲述了钢琴家郎朗和他父亲的奋斗故事。影片上映后,尽管争议颇多,但凭着“姜文”这个金字招牌,以及“七年磨一剑”的时间厚度,观众还是对这部影片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作者导演的鲜明风格
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中,“姜文”是一个闪亮的名字,也是陪着观众度过漫长岁月的重要电影人。姜文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著名演员,主演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片。另一方面,他是不可多得的“作为作者的导演”,创作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多部内涵深刻的优秀电影。
在电影界,“作者电影”具有极高的地位。电影理论中的“作者论”认为:电影创作虽然是集体性的工作,但是必须强化导演的中心地位,在摆脱片场制度和明星制度对电影创作巨大控制的同时,强化导演的艺术个性和自我风格的表达。按照这样的定义,姜文是非常典型的“作者导演”。
作者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作者性”,姜文亦不例外。作为导演的姜文,虽然作品的总体产量不高,但是都带有异常鲜明的个人风格。例如,快节奏和高密度的叙事、历史与文化隐喻以及充满想象力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都是姜文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在他的新作《你行!你上!》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在2018年的《邪不压正》之后,姜文已经有多年未有新片上映了。时隔7年之后推出的《你行!你上!》,选取了钢琴家郎朗的真实成长经历进行改编。姜文的电影创作,包含了历史题材和当代题材两个序列。从“民国三部曲”的历史题材转战当代题材,让观众觉得颇为新奇和意外。在众声喧哗的暑期档中,这部带有强烈姜文“作者性”的电影能杀出重围吗?
父子之间的戏剧张力
从题材上讲,《你行!你上!》主要讲述的是东亚家庭的“鸡娃”故事。该电影基本按照郎朗的成长经历展开,回顾了一对父子的励志故事和传奇历程。从小,郎朗的父亲郎国任就着力培养郎朗的钢琴才能。从沈阳到北京再到美国,郎朗转益多师、精进琴艺,努力抓住所有机会。在通往国际著名钢琴家的道路上,郎朗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不断打破天花板,也让美国的艺术精英刮目相看。
在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亚社会中,父子关系一直是构造家庭与社会的核心。在《你行!你上!》中,郎朗和他的父亲郎国任的关系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核心人物关系,而父子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则构成了电影的主要情节。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郎朗的“远大前程”是该电影的情节线索,那么父子关系就构成了隐伏的情感线索。
作为男性导演,姜文对父子关系有着复杂深入的理解。在电影中,父子之间既有“鸡娃”的家长与叛逆的孩子之间的冲突,又有控制与反控制之间的鏖战。同时,郎朗与郎国任之间还是两个胜负欲很强的野心家的联盟。郎朗发展的每一步,都有父亲的牺牲、付出和筹谋。彼此的角力和依赖,构成了郎朗与郎国任之间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构成了彼此之间强烈的情感羁绊。
电影最终展现了郎朗的成功与父子的和解。随着慢慢长大,儿子理解了父亲。片中郎朗对“半生缘”的解释感人至深:“我爸在活了一半的时候有了我;等我活到他的一半的时候,就结束了。”东亚家庭中的相互怨怼和冲突,都在半生的羁绊中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脉亲情。就像少年郎朗每次获得胜利之后都要飞奔跑向父亲、大声叫“爸”一样,亲情不再是沉默的,而是转化为一种炽热的情感表达。
电影叙事的情感驱力
郎朗是天才的钢琴家,而姜文是个人色彩异常鲜明的电影作者。天才之间总是会惺惺相惜的,因此,我们就能理解姜文为何会选择郎朗的故事进行改编了。不过,真实故事与电影叙事之间总是有差异。不要忘了,姜文是一位个性极强、有成熟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作者性”正是在改编的过程中凸显出来。在《你行!你上!》中,姜文在延续自己的创作风格的同时,对郎朗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化的加工。
《你行!你上!》讲的是17岁之前青少年时期的郎朗的故事。与大众印象中的坐在钢琴前的郎朗不同,姜文塑造了一个“疯狂”的天才少年形象,而他自己扮演的郎朗父亲郎国任则更为“癫狂”。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漫画化的生活场景,这让故事充满了夸张的喜剧效果和浪漫的想象。在野心与挫败之间,人物形象的“疯狂”给故事带来了一种情感驱力。
姜文的创作风格自有一种情感的感染力。姜文将他那具有标志性的叙事与影像风格使用在《你行!你上!》中,给该片带来了强大的情感驱力。该片虽然长达144分钟,但是在电影院观看该片并不会觉得冗长沉闷。这种感染力既来自郎家父子渴望成功的强大能量,也来自姜文灌注在电影中的生命激情。套用网上的一句流行语,这部电影中那种狂飙突进的豪迈精神具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妥妥的一首望子成龙狂想曲。
同时,顺时序叙述也增加了该电影的情感驱力。这部电影基本上按照郎朗练琴、参加比赛、报考学校和进行演出进行讲述,有一种音乐界的“爽文男主”升级打怪的观影快感。从情节安排上看,该片是非常流畅的,观众理解起来并不困难。相对于姜文导演的前几部电影来说,《你行!你上!》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接地气”,也最通俗的一部。
事实上,东亚家庭的“鸡娃”故事并不少见,与此题材最为相似的就是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2002年)和闫非、彭大魔执导的《抓娃娃》(2024年)。与前面两部电影不同,姜文的《你行!你上!》洋溢着一种“亢奋”的少年气。该电影的片名曾叫作《英雄出少年》,从端庄伟正到“中二”气息满满,电影的改名自有其逻辑。从总体上看,姜文的电影以突出的个人风格见长,虽然网上对这部电影的口碑褒贬不一,但它并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暑期档电影。(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