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探讨生命终点的尊严与温暖
——电影《好好说再见》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电影《好好说再见》以“安宁疗护”为主题,用温暖治愈的笔触,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单亲妈妈应诺在女儿丢丢与父亲应大海的陪伴下,从容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故事。影片凭借真挚的生命洞察、精湛的艺术表现以及温馨的现实关照,在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8月3日,电影《好好说再见》专家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电影学界、评论界、产业界的十余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影片的叙事手法、人文价值以及国产中小成本影片创作路径等议题展开探讨。
影片备受各方关注,艺术价值亦获认可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曹鸿,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印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拉开了当天研讨会的序幕。饶曙光指出,《好好说再见》是一部聚焦现实情感的影片,通过“好好告别”这一仪式感叙事,把生命教育转化为温暖流动的影像诗篇,触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在创作上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当下中国电影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类似的深入挖掘人性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曹鸿在致辞中提到,浙江作为文化大省,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电影事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和创作人才。《好好说再见》是浙江电影人的又一力作,影片从筹备到拍摄,凝聚了主创团队的心血,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影片。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印在致辞中表示,宁波始终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影视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好好说再见》由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制作,是宁波影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直面“临终关怀”议题,彰显人文关怀精神
在研讨环节,十余位专家从多个维度对影片进行专业剖析。专家们一致认为,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背景下,该片通过温和而坚定的姿态引导观众思考生命的尊严、爱的责任以及告别的意义。影片摒弃了猎奇或悲情化的处理,以极大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探讨了在生命终点之际,个体如何寻求解脱之道以及生者如何学会放下之法的深刻命题,传递出积极生命观与向善的力量,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诚意之作。
专家指出,该片继承了中国电影“哀而不伤”的美学传统,在“向死而生”的哲思中完成精神升华。这部影片的成功表明了,中小成本影片依旧可以在主题深度、情感浓度、美学高度上实现“以小搏大”,为构建中国电影多样化生态提供了生动注脚。此外,专家们还针对影片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在研讨环节尾声,宁波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电影《好好说再见》总制片人、编剧陈三俊与导演张弛作为主创代表致辞,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致以诚挚谢意。陈三俊回顾了项目孕育的初心与剧本打磨的艰辛历程,强调创作团队始终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艺术的赤诚。张弛导演则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感悟。主创表示,专家们的高水平研讨意见弥足珍贵,为影片后续的传播推广乃至未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指引。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王一川,《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光明日报文艺部编务统筹、高级编辑李春利,《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峰等十余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观点。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担任本次会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