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胡婷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如果重回18岁,人生会被改变吗?马多导演的电影《奇遇》试图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43岁的主角黄遇奇在2024年的一个夜晚穿越回了1999年,和18岁的自己互换了灵魂。时钟回拨25年,中年失意的黄遇奇试图利用这一奇遇改变自己的人生,一路颠沛流离,自己以及朋友们的人生的确因此变换了模样。
电影媒介适合玩时间的游戏,在打破时间的线性之后,发生的一切可以与之对照的事物都会将人带入另一种时空当中,人们总是会为之浮想联翩,更容易产生不寻常的感动和思考。在李阳执导的电影《从21世纪安全撤离》中,利用来回穿越和多次撤离的设定,不断打破现实时序,在时间的反复对照中重新去审视匆匆成长中尚未来得及认真对待的挫败、理想与年少炽热。
《奇遇》的创意也将时间玩出花样来。43岁的黄遇奇与18岁的自己灵魂互换的设定,是电影引人入胜的关键,人们想要知道不同心智的两个人来到对方的年龄和身体里,面对不同的处境,会发生什么奇遇。对于穿越回18岁的“老黄”而言,他一边享受着年轻的身体、欣欣向荣的周遭,一边轻车熟路地面对着同龄人的竞争和对未来的考量,甚至帮助父亲改造了自家餐馆,他利用人到中年学习到的经济知识和营销手段,以及自己的视角,布局了一片光明的未来。对于穿越到43岁的“小黄”而言,他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气,每天高昂地面对这个世界,他顶着红色头发,穿着时尚的运动装,和儿子一起跑步,相处成了兄弟,又初生牛犊一样出现在职场,在一个中年人的身体里,以年轻人的方式生活着。
电影的看点也在于不同的身体形象与不同的年龄心智造成的反差感,1999年,“变身”后的小黄拥有远超同龄人的稳重和成熟,2024年,同样“变身”后的老黄每天乐呵呵没有烦恼,也多了几分可爱。而演员贾冰和王皓再次合作,分别塑造了“小黄”和“老黄”的灵魂,这种反差也分别考验着两位演员的演技,贾冰在扮演“小黄”时眉飞色舞,从肢体动作到表情神态再到心智成熟程度,都像是一个年轻的毛小子,而王皓在扮演“老黄”时,和老师、父亲、同学相处的方式都有着中年人的腔调,演员本人通过精妙的模仿实现跨越年龄差距的塑造,这是电影的加分项。在电影最后,18岁的黄遇奇和43岁的黄遇奇在流星夜重新相遇,审视着对方,在故作轻松的对话中给人带来深切的感动,他们拥抱对方,在两个人齐心协力面对世界的壮阔心情中,人们也开始怀念从前某个时刻的自己。
在灵魂互换以后,电影很好地处理了两对父子关系。在1999年,“变身”后的小黄有很多想法,一个在职场、家庭上都失意的中年人,却回到18岁的身体后得到了父亲的鼎力支持,而且黄遇奇的父亲能很快接受突然成熟起来的儿子,甚至和他以兄弟相称,两人生意首获成功时一起喝酒的场景,表现着父亲对黄遇奇满是欣赏的爱,“我喜欢我儿子,哪怕我们不是父子,我也喜欢他这个人。”在2024年,“变身”后的老黄心中还是那个18岁的孩子,他从自己的热爱中理解了儿子的热爱,不由分说地支持儿子追梦,他们两人一起锻炼,以哥们儿的方式相处。电影以这种方式探讨了父子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在穿越没有发生之前,电影的角色们都过得很不如意,黄遇奇没有拿到青运会的跑步冠军,后来遭遇了中年危机,李盼盼没有开成网吧,更没有组建“厚街男孩”唱跳组合。在穿越之后,故事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完美的版本,但如何解释两种不同版本的人生是如何交错出现的,电影又陷入了一种逻辑怪圈。电影打破了时间的线性存在方式,却没有为这种打破寻找足够的逻辑闭环,故事的整体设定较为粗糙,经不起细致思考。
电影仍然使用了“回到人生转折点就可以解决当下危机”的老套写法,没有意识到很多困境的发生并不是因为18岁时做错了什么,而是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现在的好与坏都是无数种选择叠加的结果,不是只因做出的某个决定或赢得的某场比赛而改变的。只能说,导演大手一挥改写了黄遇奇等人的命运,在吵吵闹闹的故事当中,带给观众一些关于父子的亲情之爱、关于青春和抉择的体悟。(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