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东海无声 山河为证

来源:福建日报2025-10-24 09:59

  作者:杨洪涛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75年前,牺牲在台湾隐蔽战线的吴石将军的绝笔诗令人动容。近期,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一经播出就掀起收视热潮,并在海峡两岸引发广泛热议,成为一部必将载入影视艺术史的高峰之作。

  一

  谍战剧创作常以悬念设置为主要叙事手段,以逻辑推理和事件揭秘推动情节递进,以真相的破解和正义的胜利为最终结局。然而,与以往谍战剧不同,《沉默的荣耀》的故事结局大家早已知晓,真实人物的命运无法改变,这给主创增加了很大的创作难度。在真实历史和真实人物的限定下,如何进行分寸得当的艺术虚构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展现过程而非结果,成为这部作品重要的创作逻辑。吴石等人明明可以留在大陆迎接曙光,为何还要奔向暗夜?情报是如何传递的?东海小组是如何暴露的?《沉默的荣耀》步步惊心、环环相扣,在波谲云诡的明暗交锋中,制造强烈而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让观众时刻感受到命悬一线的极致化的观影体验。

  《沉默的荣耀》是一部高举信仰之旗、普照理想之光的情怀之作。信仰是这部剧逻辑自洽的根本保证。若不是因为信仰,身居高位的吴石哪会有“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决绝。若不是因为信仰,家境优渥的朱枫何须为了情报而选择牺牲。这部剧在信仰对立和人性对立方面做足文章,用忠诚与背叛、救赎与杀戮、诱惑与欲望拷问世道民心、厘清历史迷局。在剧中,吴石等革命者的光明磊落与谷正文等反动派的阴鸷狡诈形成鲜明对比。英烈们与反动政权、腐朽制度、人性之恶进行殊死斗争,他们游走于尔虞我诈、暴力杀戮之间,却时刻心向光明,向往那“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向往那“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二

  《沉默的荣耀》显现出浓郁的悲剧气质,是谍战剧审美的重要收获。悲剧意识是谍战剧揭示故事主题、推动叙事、塑造人物时不可或缺的美学呈现。悲剧意识富含的超越、奉献、牺牲、救赎等元素和谍战剧所希求的故事内核惊人地一致。在面对悲剧命运时,悲剧意识有着追索、抗争、救赎和解放的价值追求,有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与勇气,有着礼赞光明、弘扬正义、惩治邪恶、呼唤和平的崇高理想。“胸中块垒终须酒,东海可揽北斗斟”,《沉默的荣耀》借助悲剧意识凸显剧情的壮怀激烈和精神引领以及人物的信仰守望与家国情怀。应该说,悲剧意识是成就这部作品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关键。

  该剧的悲剧结局注定了这部作品要在悲剧叙事中完成故事建构。吴石等人为了革命理想所付出的努力、抗争和牺牲,显现出异乎寻常的生命能量和精神风貌,让观众在悲剧叙事中体悟到苦难、崇高与伟大。剧中的吴石看到国民党腐败不堪,老百姓生灵涂炭,他痛惜不已,并决定以身许国、向死而生。从张灏牺牲、小钱遇害、林义良被捕,到后来朱枫自杀、聂曦为了传递情报不惜暴露,再到陈宝仓为了保护吴石而揽下全部“罪责”,重情重义的吴石看到革命同志一个个被捕牺牲后,不忍独活于世,最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留下“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的人生绝笔。悲剧让人获得崇高感和认同感,这种悲剧性的结局,不是为了消费苦难与忧伤,而是为了让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在忧患中寻找出路和希望。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剧作末尾四位革命先烈走向刑场时,目光如炬、步履铿锵。他们不像是走向死亡,而像是走向光明,走向他们心之所向的信仰彼岸。

  三

  东海小组的先烈们构成隐秘战线的英雄谱。他们都曾胸怀理想、心向光明,他们活泼炽热的生命本应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是信仰的旗帜和理想的号角把他们集结在一起,慷慨前行、从容赴死。谍战二字能够与信仰、生死、善恶、情感等人生的终极命题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为人物塑造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剧中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形神兼备,把体验派的表演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部剧在人物设置上并没有把吴石等人塑造成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谍战超人,而是还原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意趣情怀甚至弱点,让人物更加真实自然,也为故事结局找到更加充分的理由。事实上,吴石等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谍战训练,这让他们的义无反顾显得愈加伟大而悲壮。

  被称作“十二能人”的吴石,有着军人风骨和文人情怀。吴石是大智大勇的人。大智者吴石,能够在不直接接触情报的情况下,凭借点滴细节准确推断出“海东青计划”的兵力调动、城防部署等重要情报,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大勇者吴石,能够在面对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时,在谷正文三番五次针对他时,“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身设局、沉着应对。吴石有雅风,他眉宇之间的英气,举手投足的侠气,尽显儒雅之风。吴石有雅趣,他喜欢香茗美景、经史子集、篆刻书法。吴石有雅量,他对妻子和儿女爱得炽热,对战友和兄弟情深义重,对祖国和人民爱得深沉。演员能够深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在面对战友牺牲时含泪隐忍,在面对保密局审查时从容镇定,在与战友共赴刑场时视死如归,演活了吴石将军的精气神。

  朱枫知性温婉、冷静沉着。她在香港已经初尝革命胜利的喜悦,满怀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准备回上海与家人团聚。然而,当她在口岸亲眼看到战友为了不暴露身份而跳海自尽的一刻,她毅然决定完成牺牲战友未竟的使命,转身走向最黑的夜。“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这部剧真正诠释了温柔而强大的女性力量。朱枫是一位有着生活情趣和生命理想的进步女性。她对养女阿菊一家关爱有加,对一见如故的好姐妹王碧奎真诚以待。她被捕之后吞金自杀,在走向刑场的时候决绝而从容。演员的表演含蓄内敛、静水深流,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共赴那场信仰之约。

  聂曦追随自己的人生导师和精神偶像吴石共赴征途。吴石与他,既是师生又如父子,他们之间交织着信仰与亲情的浓烈情感。聂曦是一个忠勇赤诚、心境澄明的人,为了追寻心底的光,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他发现自己即将暴露时,他放弃去往香港的机会,以死士的孤勇发出最后的情报。陈宝仓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是他英武挺拔的军人形象、公忠体国的民族气节,尤其是剧末情愿牺牲自我,换取吴石一家平安的义举令人敬仰和感动。该剧对于黎晴、张灏、林义良等人的塑造也是成功的,他们是千千万万隐蔽战线革命者的精神写照,他们将在历史的天空里永恒闪耀。此外,对于剧中头号反派谷正文的塑造亦可圈可点。谷正文是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笃信丛林法则,冷血无情、阴险毒辣的“活阎王”。演员很好地把握住了谷正文的心理轨迹,把这个十恶不赦的特务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东海无声,山河为证。作为首部表现台湾隐秘战线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意义已经超越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它的历史价值和深层内涵必将得到持续印证。荣耀不再沉默,英烈光照千秋,悬于海外的游子终将归来,英烈们未竟的事业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圆满完成。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许我耀眼》:一次长剧叙事的短剧化转译

  • 《苏轼的河南》:我们仍然在期待新的视角出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