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别让“团播”变了味

来源:人民日报2025-11-18 09:48

  作者:任飞帆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低俗团播引诱打赏、虚假人设诱骗打赏、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和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等4方面突出问题。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文化消费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多人在同一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才艺表演的团播,便是近两年声量很大的一种新大众文艺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团播日均开播房间数约8000个,全年营收预计突破150亿元,一些头部团播公司举办的月度比赛中,仅仅一个晚上的单场打赏金额就超过千万元。

  从表现形式上说,团播的表演简洁有力、重复性强,带有鲜明的视觉记忆点,人们能够快速跟随模仿;伴奏大多为高辨识度、快节奏的电子舞曲、流行说唱,歌词直白晓畅;队形多以横排、方阵为主,动作同步率要求极高,从而通过视觉一致性营造冲击力。

  与传统单向度的文化消费形式不同,团播的主要逻辑是通过游戏设置和社群运营,让观众为表演打赏,把“点播权”交到观众手里。刷一份礼物就能点节目,打赏排行决定主播出镜时长,打赏金额越高,屏幕特效越华丽,场外主持人越兴奋,弹幕的感谢留言越整齐,打赏者越有存在感与满足感。这种情绪价值也会延续到直播间外,高额打赏用户的ID会被记录,通过私信聊天、专属粉丝群等方式让用户产生更深度的情感连接。

  “打赏”点播增加了交互性,也容易“打破”底线,滑向“灰色地带”。一些团播用特定拍摄手法、场景搭建、着装设计等,渲染烘托低俗氛围,有的将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艺作品进行低俗化改编。当低俗团播靠“擦边”引流快速获利,会吸引更多团队跟风模仿,挤压优质内容的生存空间。从行业信誉来看,观众对团播行业的负面印象加深,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团播要健康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刚性约束、平台的主动作为、团播主体的自我提升,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监督与支持。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兴业态,团播以其鲜明的互动性,重构了文化供给与消费的关系,用户喜好更加受到重视,可以善加利用,赋能文化建设。依托互动性强、及时反馈、情感黏合紧密等特点,不妨大开“脑洞”,开发更多团播新场景,比如与文艺院团结合,扩大观众覆盖面,提高内容的贴近性;与非遗结合,让更多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打赏”也能改善传承人的生活;与公益传播结合,将观众的热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善举;等等。

  唯有多方协同、久久为功,才能让团播成长为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健康业态,为新大众文艺注入更多正能量。(任飞帆)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网络直播评审的喜与忧

  • 《破壁与神游》:生命与诗学的量子纠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根本举措,更是打通文旅消费堵点、提升消费质量、激发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2025-11-05 10:52
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在宏伟蓝图指引下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丰富国际理念、落实行动计划,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民族复兴新境界,铸就了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提升的坚实根基。
2025-10-31 09:42
上合组织必须坚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公平正义、务实高效五项原则,这是对“上海精神”的治理化表达,是将价值共识转化为可操作准则的关键一步。
2025-09-03 15:23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