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想去哪里?
光明图片
我要投稿
时政
国际
时评
理论
文化
科技
教育
经济
生活
法治
军事
卫生
健康
女人
文娱
电视
图片
科普
光明报系
更多>>
光明网
»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文艺原创
詹 丹:郑板桥《竹石》诗特色及其对画作的超越
2021-07-06
《机智的医生生活2》:成人童话的温暖治愈
2021-07-06
淮剧《寒梅》:由奇崛起,觅险峰去
2021-07-06
《隐秘的细节》:透过细节窥探历史的真相
2021-07-02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词与《词论》管窥
2021-07-02
电影《开天辟地》:建党题材影片的“红色起点”
2021-07-02
王 甫:观史海钩沉 知民心向背
2021-07-01
《时时刻刻》:幸福就是生活充满的各种可能
2021-07-01
《生命四重奏》:将对生命的思考凝结成诗
2021-07-01
詹 丹:如何深入理解《红楼梦》的“大旨谈情”
2021-06-25
田 广:《白蛇传·情》,戏曲电影美学的新探索
2021-06-25
欧阳友权:也谈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
2021-06-24
姜牧阳:国产青春片需要追求新格调
2021-06-24
《天堂电影院》:在乡愁与迷思中“流离失所”
2021-06-24
林好男:许渊冲,持灯者的痴狂
2021-06-18
杨韵莟:峥嵘岁月的艺术呈现与时代表达
2021-06-18
景俊美:电影技术与戏曲传统的巧妙融合
2021-06-18
魏策策:脱离幻想,勇敢面对每个时代的困境和责任
2021-06-17
《农历》:现代化进程中的回望与书写
2021-06-17
李菲 韩伟:《离骚》与苏轼词中“自我形象”的比较
2021-06-16
《米纳里》:对自然生活的翘望
2021-06-16
【网络中国节•端午】欢度端午佳节,厚植家国情怀
2021-06-14
【网络中国节•端午】品味端午,点燃文化遗产的时代光亮
2021-06-14
【网络中国节•端午】屈原精神与端午文化的传承
2021-06-13
【网络中国节•端午】激活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2021-06-12
周才庶:成都的人间烟火与爱情想象
2021-06-10
王玉玊:发现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2021-06-09
刘勇刚:江南世家,与古为新
2021-06-09
成人内容入侵儿童动画,“少儿不宜”的尺度应清晰
2021-06-07
《金牌喜剧班》:让喜剧综艺回归喜剧本质
2021-06-07
杨 辉:多少种微细的情感,多少种具体的梦
2021-06-03
《理想照耀中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守正与创新
2021-06-03
《九零后》:细腻的历史追思与纪实的影像表达
2021-06-03
歌剧《晨钟》:敲响晨钟,传递信仰之光
2021-06-02
李家琦:“大女主”古装剧如何掀起后浪
2021-06-02
胡 祥:解码主旋律电视剧分段式创作的秘密
2021-06-02
岳宗胜: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化探索之路
2021-06-01
《御赐小仵作》:悬疑小甜饼撬动大流量
2021-06-01
话剧《尘埃落定》:再造两个“世界”和两个“傻子”
2021-06-01
李林荣:从鲁迅到莫言,新文学传统中的乡土叙事
2021-05-27
张协:华丽却简洁,聚焦而不死板
2021-05-26
《两生花》:世俗生存与理想信仰的双全之法
2021-05-26
疫情之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另类洞察”
2021-05-25
《绝密使命》:三维视角下的“党史教材”
2021-05-25
《你的婚礼》:一场臆想中的青春祭奠
2021-05-25
张崇员:精巧叙述策略下的命运抉择与悲欢离合
2021-05-24
《命运理发师》:从社会批判到浪漫传奇的魔幻之旅
2021-05-24
《悬崖之上》:谍战片的极简主义尝试
2021-05-24
《觉醒年代》:讲好有吸引力的党史故事
2021-05-21
孙雨晨:让边塞诗绽放新时代的艺术张力
2021-05-21
《地球改变之年》: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2021-05-20
《如梦之梦》:从宏大人生,到人的故事
2021-05-17
《秘密访客》:一桌色味难全的盛宴
2021-05-17
张鹤炀:国产竖屏网络剧是影视作品新变革的典型形态
2021-05-17
詹 丹:黛玉之死的描写套路与反套路
2021-05-11
王 祥:鲁迅的召唤,我们的需要和呼应
2021-05-11
《我的姐姐》:基于问题意识的观念批判与悲悯建构
2021-05-09
姜牧阳:国产谍战影片“精品”仍需继续打磨
2021-05-09
复苏与隐忧:从“五一档”电影市场看中国电影的发展
2021-05-09
程 鹃:浸润传统 对话现代
2021-05-09
《绝密使命》:隐秘而伟大的红色战歌
2021-04-30
张格非:经典IP影视改编的还原与异变
2021-04-30
詹 丹:怡红院的劫难,也是刘姥姥的“狂欢”
2021-04-29
上官小钦:普及美的常识,探究美的奥秘
2021-04-29
《小舍得》:“瘦硬现实主义”带来的仿真焦虑
2021-04-28
刘上生:宝晴之情的隐性表述
2021-04-27
王心林:《大宋宫词》为何没有火起来
2021-04-27
《白色庄窠》:乡土变迁与精神乡愁的抒情表达
2021-04-23
詹 丹:从《红楼梦》第十一回看凤姐形象的复杂性
2021-04-23
胡 祥:家庭教育剧创作要有舍有得
2021-04-23
龚金平:老之将至的情感枯萎与人生苍凉
2021-04-22
《书简阅中国》:以信为媒的历史透视与传承
2021-04-22
魏策策:从莎士比亚戏剧中窥探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2021-04-22
《百分之二的爱》:回归人文主义的关怀
2021-04-21
戴润韬:《明天会好的》缘何没能“好”起来
2021-04-21
《第十一回》:荒诞离奇,戏如人生
2021-04-21
《吐槽大会》:综N代应如何“自救”
2021-04-21
刘金祥:古典诗文的当代魅力
2021-04-16
陈雅楠:家庭伦理叙事中的女性视角
2021-04-16
《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文物与年轻人对话
2021-04-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