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 杜学文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强调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加把劲,筑牢文化自信。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首都北京召开,凝聚着人民的期许,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其中,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仍然是与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文化交流项目的针对性。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语言要通,这就要求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撑,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孙子•谋攻篇》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目标受众、善于借鉴优秀经验,从而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鉴于此,笔者建议,我们在进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时,应当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内容选择。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来选择内容,希望以之传播某种理念、表达某种声音,而不太顾及国外受众的接受习惯、审美需求。这样一来,便可能因缺少互动和共鸣,而收效不大。其实,除了做好特定目的的推介和交流,还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有趣的精美文艺,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认同。例如,2012年首播的电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生动讲述了各地的美食生态,表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人生追求。国外观众在欣赏美食、聆听故事的同时,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认知、良好的印象。他们普遍认为,能够做出如此精致美食的民族,一定是个非常优秀的民族。因此,有评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成功的爱国主义作品,实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个中道理,值得深思。
其次是表达方式。中国故事精彩纷呈,应当怎样传达给世界?客观来讲,当前的文艺创作,在题材、技法、制作等方面逐渐丰富、成熟,也越来越讲究,但在如何艺术地表达而非简单地表达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为直接灌输,甚至贴上理念标签,其实是一种拒绝受众的办法。明智之举是,把观点巧妙隐藏在“有意味的”情节和故事中。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生动地讲述而非直白地宣讲,将中国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当受众对介绍的内容产生兴趣时,有效的沟通就开始了。
最后是运作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在其他国家办好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等。正如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所言,“文化中国”系列活动还将继续办下去,特别是“四海同春”,已经成为春节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我们仍然要坚持高标准,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海外,送到侨胞身边。另一方面,鼓励并调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而非事事都由政府出面。许多文化交流活动,其实可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交由各种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文化团体等来完成。这样一来,就能让国外民众感觉到,自己参加活动、欣赏作品、赞同观点都是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接受。更进一步说,比较理想的传播模式应该是“社会+政府”,即尽可能多地让社会组织出面,政府则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除了代表国家形象的重大活动外,政府应该做好“隐身人”。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谓适逢其时。我们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努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国梦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杜学文)
[责编:李姝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