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2018-01-01 14:28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访青年艺术家李明桓

  “英年刻划显新容,人力天工妙得中。技理合能腾两翼,眼前大道气真雄。”这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祝遂之对李明桓的评价。

  十五年前,李明桓进入中国美院书法系的第一堂课,便是祝遂之主讲的楷书。这成为他之后十余年坚持习小楷的起点。今年举办的小楷个展,以方寸间的惊喜让观者都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从小“玩”篆刻的他,积攒了一两百方石头,也成为最年轻的西泠印社社员之一。《传统文化名句组印》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并参与全国巡展。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王帅为李明桓的小楷书法集题序时写道:“(他)干干净净,就像早晨,在树叶上凝聚了一颗完美的露珠,神完气足。”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李明桓

  学书先楷法

  专门用来写小楷的毛笔,李明桓家里有两百多支。

  他几乎试遍了杭州能买到的优质的小楷毛笔。

  古人说:“学书须先楷法。”但小楷创作费时费力,且存在局限性,格外需要兼顾传统和个人风格,需要很强的驾驭能力。

  本科毕业后,李明桓称自己才悟到第一堂楷书课的用意——让学生知道,在各种字体中,楷书的书法技法是最完备的,学习楷书正是为让学生掌握非常完备的技法。

  虽然写小楷的人越来越少,但李明桓的体会越来越深。在学习中,他试着慢慢厘清楷书的发展过程中各家风格的演进和学术脉络,体悟到大小楷之间的关联和突破口,同时又将实践与学术研究相关照。

  他曾从西安碑林中发现,初唐楷书单字多为三公分见方,这比平常折来练字的5-7公分的毛边纸格子小了一大圈。李明桓便琢磨,是否可以从“形”上更接近古人的状态、接近原作?于是,他开始练习三公分左右的楷书。在逐渐将字写小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解,他都找到了更精进的渠道,也越来越关注古代小楷作品。李明桓称自己的书写,既有来自古人的传统,也有个人的审美风格。

  不过,李明桓所书的小楷,绝不只是把楷书写小而已。

  7月2日,“起落微茫——李明桓小楷书法展”在西湖畔开幕。展出的三十件小楷作品中,只有一种书体——小楷,但却具有三十种不同的风格。

  “所谓‘和而不同’是也。”李明桓说,“小楷虽是我喜欢的书体,但写好小楷更需要对其他书体的研究和实践,我在行草书上所花的时间,绝不比小楷少。”如今,他在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任教,楷、草、隶、篆、行,五种书体和篆刻,排到哪科,他就教哪科。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起落微茫——李明桓小楷书法展”海报

  对于书法家而言,小楷书作展性价比很低——费时、费力、费神,但李明桓挑战了很少有人做的这件事。从构思到创作到展览,他前后准备了三年多时间,每一件展出作品的背后,都是数十张乃至上百张“废品”。

  说是“废品”,其实也只是不符合他自己的最高要求而已。一幅近6000字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整整创作了半年,才有了最满意的一张;另一幅《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则写了三个月。

  在开幕当天,李明桓把自己在个展创作中的200多件“废品”,塞进了碎纸机。在场者均感到惋惜,但他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在他的作品里,可以惊喜地发现,原来方寸间的小楷还存在无限可能。

  长条形的《琵琶行》,跌跌荡荡的小字从高处落下,正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墨绿纸书写的《梅花诗》,字与字间错落留白,扑面一股凌霜之气;《桃花源记》被特意分了段,书写在洒金纸上,更多了几分清秀;红色洒金的粉蜡笺样式高贵,上书《洛神赋》,飘逸秀美……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李明桓小楷作品《佛说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寻找乐趣的过程

  许多人认识李明桓,是G20峰会时。他在央视直播室,受邀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书法篆刻,还现场书写了“杭州”两个大字。

  而在此之前,80后的他,名字已与很多前辈一同出现在国内外书法、篆刻艺术群展中,头上更有着诸多标签: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成立近五十年来首位免试保送的硕士研究生、书法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最年轻的西泠印社社员之一、浙江省首批“新峰计划”人才……

  9月1日,“中国艺术新视界”——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杭州站,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李明桓的篆刻作品《传统文化名句组印》也陈列其中,并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的称赞。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李明桓 传统文化名句组印 篆刻 纸本册页 约2cm×8cm×20、29cm×169cm×5 2015

  《传统文化名句组印》这组篆刻作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入手,以《习近平用典》一书为纲,遴选扩编了有启发激励作用、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词句,包括见贤思齐、壮志凌云、精忠报国、矢志不渝等,风格涉及古玺、鸟虫篆、汉玉印、汉私印、汉将军章、元朱文、明清流派印等多个方面,努力以书写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小印中也见大功力。共计100项优秀文化名句,要以完全不重复的风格进行创作——这既需要对传统经典的继承,又需要自我的理解与发挥。但李明桓觉得,艺术创作对艺术家来说,就是一个“寻找乐趣的过程”。他特别享受那种“精神乐趣在心迹流淌的感觉,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满足感”。

  生于1982年的李明桓,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书法。那是改革开放初期,“书法热”方兴未艾。记事起的每个周末,李明桓都与书法一起度过。几乎同期,他也开始学起了篆刻。祖父是老知识分子,对李明桓没什么要求,只建议他学习刻印,因为学“一门手艺”,以后不会饿死,“大不了去摆一个刻字摊”。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李明桓

  “为艺术战”

  从小时候,经常在“像公园一样”的中国美术学院散步,到长大后在这里度过了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再到留校任教,李明桓对自己的母校感情颇深。

  此次自己的作品在母校展出,对李明桓来说,也带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一场展示,也是一场检阅”,督促着他不断地思考与前进。成长于斯的他,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回馈母校,不管是什么时候。

  “美院的校史就是一部近代美术传承史,在这里,学生与老师间,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学脉的传承。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法,更要学习技法背后的艺术精神,这是灵魂;而作为老师,除了传授技艺,自我净化与修为的过程也成为另一种教导形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林风眠曾提出“为艺术战”。在李明桓看来,教学也好,创作也罢,都是一种“为艺术战”的方式。

  从第一堂祝遂之教授的楷书课,到后来的硕士、博士生涯,李明桓都师从祝遂之。导师经常说起师公沙孟海和潘天寿院长的往事。沙孟海、潘天寿、陆维钊、诸乐三……提起这些书画界的前辈们,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影响着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通过平素的教学,学校和学人的精神,一代代得以传承下去、传扬开来。

  从小学毕业的同学录上填的梦想是“书法家”,到高中时考虑“大学也要学习书法”,李明桓和书法的机缘就这么“冥冥中注定地走了下来”。

  回顾自己这一路走来,李明桓说:“艺术最怕自我重复。”进步需要自我反思,创作的成果则需要积累,自己还处在边反思边积累的过程中。

  他提到沙孟海先生曾说过的“抗志希古”,作为年轻人,还是要立志高远,不懈努力。“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

淡淡墨香,方寸惊喜

李明桓小楷作品《梅花诗》

  从书法史上来看,明末清初之后,建筑空间变大,纸张材料、质地、大小也相应改变,李明桓喜欢的小楷逐渐不再是主流。

  但他特别强调小楷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这是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各家都关注的一个重要书体,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楷法逐渐成熟,唐时发展至顶峰。”

  如今,写小楷更成了一件小众的事。像他这样专注了十多年的年轻人,更是寥寥。

  但李明桓一直很享受。

  小楷丰富的技法,也让他“乐此不疲”。

  一个人,在书房,关上门,放一些轻音乐。

  放空身体,息心静气地找准书写的节奏。

  他说,在快节奏的当下,“慢下来”很重要,“慢下来或许才能看到沿途的美丽风景”。

[ 位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国家艺术基金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