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树立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新标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树立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新标杆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8-03-20 09:5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饶曙光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

树立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新标杆

  当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是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形式来丰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超高速发展,中国电影的市场容量不断拓展。截止2017年底,全国银幕数超五万块,稳居世界第一,票房重心已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全面下沉,县级影院全面开花,阖家观影也已成为春节新年俗。与硬件增长相匹配的是,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出现了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态势。以高质量的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发展的内在要求。

  毫无疑问,自电影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尤其是漂亮的票房数字起到了“一俊遮百丑”的作用,给中国电影界提供了无限狂欢和骄傲的理由。刚刚过去的2018年春节档,全国综合票房超过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创下世界影史新纪录。但是,若沉溺数字不能自拔,对中国电影存在的各种结构性问题和短板视而不见,不去花大力气推进结构性调整走向结构性优化,仍难以有效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

  当前,中国电影更棘手、更艰难也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实现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速度向质量的转型发展,知易行难。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高达559亿,依旧保持两位数的同期增速。但与之相应的,资本强势绑架,创作心态浮躁,票房至上主义,都使得“集约化生产、集约化效应”难以有效实施。电影产业的整体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系统化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和方面出现短板就会出现“木桶效应”,导致功亏一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一定要把电影的质量放在首位,将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7年作为“电影质量促进年”,成效颇显。《血战湘江》《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批主旋律电影的出现,它们以高质量的动作视听奇观、高强度的叙事节奏完成了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成为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新标杆。《冈仁波齐》《二十二》等一批中小成本电影也依靠口碑逆袭,让业界看好差异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前景。这也预示着当前中国电影发展已进入转型期,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以好的内容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业界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将眼光从眼前的经济效益延伸向长远的社会效益。

  好作品才是硬道理。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给广大观众提供娱乐性的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的价值需求、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2018年春节档,五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影片同台竞技,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以《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厉害了,我的国》等为代表的影片频频“圈粉”,除了影片本身技术素质过硬外,更是大国崛起价值观导向的结果。这也昭示出要想创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现实生活当中寻找更多的灵感和想象力。同时,电影创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智慧和艺术呈现能力,以优秀的电影作品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不仅要在数量和类型上丰富多彩,更要在质量方面有充分的保障,这一点在电影创作方面尤为重要。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电影人需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有内涵、有分量的精品力作,推动中国电影从高原走向高峰。(饶曙光)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京剧《新声》:京剧入川,高唱“新声”

  • 琼瑶余晖:“纯爱梦”的苏醒与国产爱情电影的转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