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艺术,怎样传承喜剧精神
——从《笑礼相迎》到《相声有新人》
作者:刘长宇
近日,一档竞演综艺《相声有新人》在东方卫视热播。首期节目中,上海交大一对博士夫妇李宏烨、郑钰自创的“公式相声”引发热议。这些年,二人尝试以公式来研究笑点、解剖相声。李宏烨表示:“我们曾经连续三周在上海交大、华师大、上海大学举行了三场完全不同的演出,根据统计,每场观众分别平均12.8秒、9.6秒、12秒笑一次。”那么,“公式相声”究竟是不是创新,值不值得提倡?这里,其实涉及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何为艺术传承的核心?
《相声有新人》节目照
当前,许多曲艺人都在呼吁和表现艺术的“技”法,却往往忽略了艺术传承人的作艺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多的是通过作品表面的“象”,来展现作者内在的“意”。例如一首诗词、一卷书画、一缕琴音等,都是通过眼见之象来表现艺人的心性、气质和品位。对于相声艺术而言,所谓继承与创新,关键也在于内在精神。
今年5月,天津卫视的相声综艺《笑礼相迎》首播。几期节目,邀请了杨少华、常贵田、马志明、李金斗、王谦祥、姜昆等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来探讨和交流相声艺术的精髓。常贵田简要介绍了常氏相声的历史,其中特别提到了自己的父亲常宝堃。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因表演才能突出,当年多次应邀赴前线进行慰问演出。面对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环境,他从不因危险而退缩逃跑。1951年4月,在朝鲜战场上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常宝堃以实际行动,传承了“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的优秀家风,以及对相声艺术的尊重与热爱。马志明在追忆先父时说道,马三立先生拥有一种乐活精神,平时贴近生活、热爱生活,不管何时何地,都对相声艺术有一种严谨与敬业精神。谈及相声艺术之高雅与低俗这一话题时,姜昆表示,相声大师侯宝林以较高的文化自觉,努力剔除传统相声的很多糟粕,对一些低俗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净化,值得学习,
在《相声有新人》中,相声召唤师一方面在寻找技艺高超的艺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技”的展示,来挖掘新时代具有喜剧精神的相声传承人。“公式相声”创立者李宏烨夫妇过分强调“逗乐”的表现,而忽略了相声传承者内在喜剧精神的展现,这也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这样,两档节目巧妙地把相声继承与创新的核心告诉了我们,那就是喜剧精神。今天,许多喜剧类节目,往往以“笑果”来衡量作品成功与否。事实上,这样的标准太过简单和肤浅。以相声艺术为例,优秀的作品一定是蕴含喜剧精神的。所谓喜剧精神,是积极乐观、爱业敬业、文化自觉等意识的集合体。三个层次之间相互补充和融合,共同铸就新时代相声艺人宝贵的喜剧精神。
首先,相声一般以讽刺和自嘲见长,相声艺人需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马志明先生在谈到“津味相声”时说道:“天津之所以能成为相声的发源地,之所以能够培育出众多相声大师,这和天津人骨子里的气质是分不开的。”不少天津人,都有种乐活精神。许多玩笑之语,也有着深刻含义。
其次,相声虽起源于民间街头巷尾,内容芜杂,但随着一辈又一辈艺术家的完善与创新,逐渐去粗存精,得以发扬广大。今天的许多相声作品,不仅妙趣横生,而且见解独到、格调高雅,让人叹赏。作为一名相声艺人,需要从心底里热爱这份职业,有种传承和发扬的使命,而非妄自菲薄。
最后,相声作品若想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须有文化内涵。正如侯宝林所言:没文化的笑话叫滑稽,有文化的相声叫幽默。今天的相声艺人,应自觉净化和优化作品内容,力避“肤浅的现实观念和欲望制造出来的笑声”。相声创造的欢乐,应建立在美学基础上,引领观众了解美、发现美。
相声,是中国传统喜剧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说学逗唱”是基本功。新世纪以来,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相声艺术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了迎合市场需要,一种庸俗肤浅的恶搞、逗趣和打闹,融入其中。众声喧哗,相声艺术未来该何去何从?当务之急,是回归本质。技法,只是外在形式。一门艺术,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内在的“魂”。而相声艺术的“魂”,便是喜剧精神。
(作者刘长宇系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