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余一鸣:用小说穿透故乡之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余一鸣:用小说穿透故乡之变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1-22 09:3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健

  余一鸣《立契》(《人民文学》2018年第12期)讲述了一个分家立契的风波。故事中,沈根本幼时家贫,由姐姐含辛茹苦地抚养他考上大学,为此不得不亏欠了自己的女儿来弟、二凤。沈根本学成之后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同样秉承这份恩情,竭尽所能来报答姐姐的养育之恩,尽心帮助姐姐的三个孩子来弟、二凤、郑小宝。小说名为“立契”,用协议建立人际间的契约,实际上却写出了亲情的裂痕和传统秩序的瓦解。

  立契的起因是老家的房子面临拆迁,请舅舅沈根本作为见证,主持立契仪式,明确郑小宝在姐弟间独享房屋所有权的事实,而这也是母亲的遗愿。在乡下,儿子是根本,这仿佛是沈根本家族的传统,一辈辈的父母在手心手背间权衡,牺牲女儿来成全儿子。然而时序变迁,其中隐藏的兄弟、姐妹、甥舅之间的代沟和冲突逐渐在利益纠葛中显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写出了两个年轻晚辈的心态变化,表明沈根本的价值理念在他们面前日益式微。沈根本和家人所鼎力构筑的庇护所并不是郑小宝所需要的,郑小宝宁愿在省城流浪,混迹于一个又一个为常人不屑的工作中,也不愿意回乡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即便获得了房子的拆迁款,他也没有如长辈所愿用来在城里购房,而是捐助于收养流浪狗事业。郑小宝不再拘束于长辈的活法,对他来说,合同也好、契约也好,只是一张纸,钱也只是一张纸,他的人生随遇而安却也活得洒脱。同样,面对沈根本一次次回报郑家的养育之恩,二凤的儿子郑小难对此并不领情,在他看来这就是无休止的人情债,避之唯恐不及。

  在这个家庭纠纷中,人物没有截然的对错,余一鸣没有站在道德的高点来予以谴责,而是将人物置于故事情节之中,让人物吐露自己的心声和感受,在这些对话和碰撞中,展示思想的变迁。小说中,沈根本的母亲、姐姐都背负着“重男轻女”的重压,她们困囿于乡村的贫穷现实而无法自拔,为了培养沈根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沈根本为了报恩也承受着巨大的道德重负。

  用小说反思社会问题,一直是余一鸣小说的着力点。例如《慌张》(《花城》2018年第2 期)关注于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讲述了一个家庭隔膜引起的内部矛盾,最终演变为一出人伦惨剧。小说中,张一平、王小凤是打工的“临时夫妻”,在打工地以夫妻之名共同生活,填补各自夫妻长期分居的感情和欲望空缺,而回到老家,双方仍回归各自的家庭生活。原本以为可以掩人耳目,在孩子面前蒙混过关,然而家庭成员之间由于距离的隔阂、沟通的欠缺,压缩了彼此情感交流的空间,把家庭关系挤压得极度紧张。

  这篇小说写出了游离于乡村和城市、贫穷和富有、伦理道德和欲望诉求之间的多重冲突,在这些纠缠之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仿佛落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惶乱困惑,乱花渐欲迷人眼,显得踌躇不定、进退失据,最终酿成悲剧。

  此外,余一鸣的“教育题材小说”《愤怒的小鸟》《种桃种李种春风》《漂洋过海来看你》等,聚焦教育领域的非正常状态,勾勒出教师、家长、学生的精神扭曲,表现出深沉的忧虑意识,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也在多维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行为和思维方式都经历着剧烈的冲击。在这个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和村民受到的冲击,同样深刻复杂。对于这一点,余一鸣始终非常关注,在2017年的一次访谈中,他说:“我们往往只看到城市的现代化,而忽略了现在的农村社会,也进入了现代化时代。我倒觉得,相比较生活在城市中钢筋水泥中的市民,农村人从城市的闯入者到乡村的回归者,他们的心路历程,更为曲折和丰富。”

  无疑,余一鸣的小说犹如建构了一个个现代乡村转型的寓言,在这个框架底下,他自顾自地书写着人们喜乐悲欢,将人们内心丰富的褶皱熨平铺陈开来。余一鸣的小说不局限于某一固定题材,而是选择一些具体事件,如儿童、妇女、教育、农民工等,通过人物出格、失范的行为逻辑,立体化地展现他们内心的孤独、茫然或无助,展示人物在这一转型洪流中遭受的内心挣扎。

  余一鸣的小说,让人看到现代文学中“问题小说”“社会剖析小说”的影子,立足于揭露、解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是余一鸣又不局限于单纯地去暴露问题、提出答案,他更侧重于从中折射出社会的痛点,引发人们思考。他所讲述的故事,将历史和现实勾连起来,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和生活的厚重感。这些小说常常有苦涩的幽默,有酸涩的悲凉,呈现出底层社会的一些剖面,帮助我们感受时代浪涛下的晦暗面貌。

  余一鸣的小说,启发我们思考作家如何描述时代现状、处理现实问题。我们发现,城市乡村的关系不仅是简单地二元对立,而是呈现为更加多样化的互融互通,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思想观念更为多元多样,要求作家有更加扎实的体验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能够从芜杂的现实故事、新闻事件中,有着深邃的思想定力,而不是将现实的场景流于概念化的人云亦云。只有认清生活中的纷乱面貌,写出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品才能接地气,呈现出朴素真诚的生活质感,获得打动人心的力量。(李健)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