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作何解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作何解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5-14 1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周才庶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典籍,可谓音律和谐、辞藻优美、含义精深,浓缩了唐宋以降中国文人对于诗歌和人生的深沉体悟。一般认为,《二十四诗品》是晚唐司空图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其作者应是元人虞集或明人怀悦。

《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作何解

  二十四诗品,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凡二十四种。这些名称,并非作者新创或杜撰,而是对前代诗学概念的凝练。品,意为种类、品目,本是佛经中篇章划分的词汇,此处是一种分类而非品第次序,本无轩轾、不分高下。

  “典雅”乃其中一品,文曰: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典雅”表现出优雅又超脱的审美意趣,备受读者青睐。在茂林修竹之间,坐中皆是佳士,他们用玉壶载酒、在茅屋赏雨。雨后初晴,白云悠悠,鸟儿欢畅,松风涧瀑,清篁琴韵,怎不令人沉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乃神来之笔,这既是主体的精神状态,又是诗歌的艺术品格。陶渊明钟爱菊花,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世以菊花代指隐逸之怀。当落花无言地飘零,诗人洒脱地徜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那是何等淡泊与超迈?!正所谓,“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把此等幽雅景色写入诗篇,时时吟诵,一定是美妙的文学体验。

  “典”指的是重要的文献和书籍,“雅”意为高尚和不俗。“典雅”作为一种文体风格,往往是说文章写得规范、典正和雅致,遵循一定权威所塑造的经典化范式。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将文章分为八体即八种风格,典雅为其一。“典雅者,熔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在刘勰这里,典雅应是义归正直、辞取雅驯,比较接近儒家的理念,即遵循儒家道德伦理,广泛阅读并融会贯通,写出的文章要符合正典。相对而言,《文心雕龙》的“典雅”之体强调合乎规范,《二十四诗品》的“典雅”之论重视身心自由,这意味着一种新的典雅观念的形成。《二十四诗品》之“典雅”所表现的,是中唐以来文人意识崛起后的审美倾向,旨在倡导一种恬静超远的艺术境界和人格境界。

《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作何解

  在中国的诗学范畴中,典雅是指合乎典范且不粗俗。这秉持了儒家的思想观念,而偏于道禅哲学的一脉则被淡化了。《二十四诗品》之“典雅”更多地源于道家思想,忽略“典”之典籍,凸显“雅”之高雅。它不是恪守经典的作风,而是放纵野逸的情怀。最终,构设了一个别具意味、令人心驰神往的境界。坐中佳士,或是隐居高士,或是闲情雅士,他们品酒、赏雨、观瀑、书写,无言的落花绽放孤寂的美丽,远俗的士人放下尘世的喧嚣。不戚戚于贫贱,亦不汲汲于富贵,这一切古朴温雅,不落凡尘。佳士风流,无关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而是与天地万物契合无间,返回内心的澄明与空澈。此情此景,构成了独特的典雅观。它并非“典雅”这个诗学概念最正统的诠释,却形成了独具张力的意义空间。

  《论语•先进》记载道,孔子和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聊天,请学生各言其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不谈治军、治国和理政,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派美好的暮春景象。夫子喟然长叹:“吾与点也!”孔子此时的叹息,就如他偶尔的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样,拨动了内心一根敏感的琴弦,成为一种安顿心灵的短暂抚慰。然而,孔子终归走在勤勉、勇敢而抗争的人生道路上,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依旧是积极入世的。“吾与点也”的感叹,是灵光乍现的。短暂的出位之思虽非正途,却产生了具有爆发力的效果。它清澈,犹如一股清流荡涤凡间;它绚烂,犹如一束阳光照亮世界。正如《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一品,在“典雅”观念的演进和接受过程中并非绝对主流,却个性鲜明、意蕴悠长。“典雅”所蕴含的,是思与境偕的审美风格,更是情与景偕的处世人格。在自然景观中徜徉和顾盼,缘之以情、揆之以理,人的生命随之呈现出洒脱自得、清净自适的境界。

  (作者周才庶系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

 

  《二十四诗品》之“典雅”作何解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