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应对网络综艺的供需失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如何应对网络综艺的供需失衡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03-10 13: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wyplzg@126.com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如何应对网络综艺的供需失衡

  作者:朱传欣

  近两年,国内网络自制综艺市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各大视频网站密集推出一大批自制综艺节目,看网综开始在国民娱乐时间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在急剧扩容的状态下,网络自制综艺产业正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网络自制综艺市场需要应对产能过剩的风险。据《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主要视频网站共有2959部综艺节目上线、总计155907期、节目时长近6万小时,“网综”领域早已是一片拥堵。另一方面,网络自制综艺市场出现供需错位的情况。供给体系与市场需求无法匹配,劣质低端节目泛滥,优质高端产品匮乏,导致“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资源严重浪费。这两个方面制造的弊端在2016年下半年显现,成为制约网络自制综艺市场发展的巨大障碍。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摒弃这种粗放式外延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矫正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以更具品质感和创新性的姿态在网络文艺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

  网络自制综艺应成为网络视听内容的“题材试验田”。相比传统电视综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内容视野上可谓突破不小,一批立足垂直领域、瞄准特定题材的综艺节目脱颖而出,诸如辩论、健身、美食、育儿、星座、朗读等很多电视综艺鲜有涉及的话题都被加以改造,成为《奇葩说》《香蕉打卡》等好看的综艺节目。这些缤纷的“异类文本”摆脱了传统电视综艺“明星+游戏”的一元叙事,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奇妙世界的窗口,成为网络自制综艺的一大亮点。以用户为中心对传播内容进行细分和整合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分众化”必然是网络视听内容的发展方向。现阶段,网络自制综艺已基本解决了分众题材“有没有”和“有多少”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好不好”和“有多好”。也就是说,网络自制综艺需要对特定题材精耕细作,在既有IP资源上优化改进、推陈出新,打造专业化、体系化、品牌化的产品线,更好地服务特定受众群体。

  网络自制综艺应成为网络文艺领域的“人才孵化器”。正如媒介专家喻国明所观察到的,对个体的“激活”是互联网对社会的最大改变。网络自制综艺同样承担着“激活个体”的作用。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和包容,一批“知名ID”纷纷跃出平面,通过网络综艺的渠道亮相发声;不少“素人”的才华、风格、个性也被充分挖掘、展示,成为“网红”。另一方面,由媒介特性所带来的体制机制优势,赋予了网络自制综艺创作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度,“以人为本”的创新创造正在成为驱动网络自制综艺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无论台前还是幕后,宽松的环境激发出从业者的活力,同时吸引了更多专业人才的加盟。2016年,大量优秀的综艺制作团队和一线的主持人、明星纷纷进军网络,从传统电视综艺流向网络综艺。这批“正规军”的加盟带来了专业的综艺制作理念、流程和工艺,也带动和培育出更多的网综创制人才,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品质提升提供保障。

  网络自制综艺应成为互联网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自制综艺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在短时间内被多数网络用户所青睐,尤其受到青少年用户追捧,这意味着网络自制综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承担与其点击率和影响力相对应的社会责任。现阶段,一批优质的网络自制综艺已然成为用户群体慎思明辨、激浊扬清、集思广益的公共话语空间。例如新近上线的《奇葩大会》,为包括女团成员、美国脱口秀翻译者、争议“网红”等在内的“先锋青年”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一批具有标本意义的鲜活个体构成了当前社会生态的横切面,勾勒出社会的真实样貌。不仅如此,相对于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形态的封闭和滞后,网络自制综艺更有条件体现互联网的互动性与即时性,允许用户直接地参与到节目进程当中。网络用户在这里表达、交往、讨论、批判、监督、治理、改变,不同个体的话语方式、审美旨趣、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在这里自由流动、激发碰撞,在主持人和嘉宾的引导之下形成一种正能量,引领网民对公共问题形成正确认识。

  在多个方面的叠加作用下,网络自制综艺能在协调多方意见、动员社会资源方面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它不仅仅作为一种“注意力资源”,更是“表达力”的载体。从这个层面讲,网络自制综艺有希望超越艺术作品或文化产品本身,成为互联网社会乃至整个当代社会的“大众能量场”。当然,这一新型场域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健全的法制、明确的规则、规范的管理等其他要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2017年伊始,网络自制综艺的平台方和制作方开始有意识地以“减量增质”为核心进行去产能、去存量、提效率、补短板的新一轮调整。网络自制综艺市场的良性发展,应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致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大众正能量的集聚地。(朱传欣)

如何应对网络综艺的供需失衡

文章刊发于《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0日 16版)

  【相关阅读推荐】

  周由强:坚守与求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庄 庸:网络文艺评论亟需“进场”

  夏 烈:网络文艺批评的三个学理支柱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

  李 春:网络大电影:中国类型电影的实验场

如何应对网络综艺的供需失衡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