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文学创作,须去除浮躁之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网络文学创作,须去除浮躁之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06-22 09: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wyplzg@126.com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网络文学创作,须去除浮躁之风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李长空

  文学创作,须去除浮躁之风。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仅为一部《红楼梦》;司马迁隐忍半生,字字饱蘸血泪,方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史记》;卢延让为“吟安一个字”,竟然“捻断数茎须”;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由此可见,经典作品的打造,往往是“十年磨一剑”的过程,与创作者的毅力、磨砺和心血密不可分。

  然而在当下,浮躁已成为一种社会通病。文学创作者普遍缺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心态,不再自甘寂寞,不易静下心来表达真实的所思所想和灵魂深处的感动。相反,习惯于急功近利,以低俗写作迎合市场,以跟风写作消费大众,以应景写作攻关夺奖,以空心写作自命先锋。尤其是一些网络文学写手,为了追求点击量,常常身不由己,有意识地拉长文章内容、放缓作品节奏,甚至不加节制地注水。不少网络写手,根本没有主动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只是凭想象去码字,一天更新上万字甚者几万字。更有甚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挖空心思地打色情、暴力的擦边球。快餐式、消遣式的作品比比皆是,兼具思想性、创新性的佳作却犹如凤毛麟角。而且,写手越来越低龄化,网络盗版几乎是零成本。

  国内网络文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学网站、网络写手的增多,创作环境也越来越浮躁。当前,网络文学呈现出题材类型化、运作产业化等特点。其中,题材类型化与文学网站的运作模式有很大关系。为了获取市场利益、赢得更多读者,不少文学网站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以迎合大众口味为己任,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引导写作方向,把本该丰富多彩的文学题材,局限于穿越、玄幻、灵异、仙侠、情色等套路模式中。文本的流水线制作,逐渐导致作者与读者想象力的枯竭,也妨碍着作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如果盲从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国民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趣味。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他希望,广大文艺创作者摆脱浮躁心态,具备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打造精品。

  那么,具体到网络文学领域,如何打造精品呢?个人认为,首先,网络写手要发扬中华优秀文学创作传统,耐得住寂寞、扎根于生活,书写时代,弘扬精神,凝聚力量,记录进步,彰显真善美的价值,还要创新文学表现形式;其次,文学网站应该承担起“守门员”的角色,担负起社会责任,对网络文学作品质量进行有效把关,从而带动大众文学创作的真正繁荣;再次,文学评论家应当加大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关注,对网络文学创作积极引导,对优秀作品大力推荐;最后,广大读者要善于甄选,学会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营养。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促成网络阅读的“深入化”。(李长空)

  【相关阅读推荐】

  周由强:坚守与求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庄 庸:网络文艺评论亟需“进场”

  夏 烈:网络文艺批评的三个学理支柱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

  李 春:网络大电影:中国类型电影的实验场

网络文学创作,须去除浮躁之风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