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 徐涟:
徐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编剧,她把《尘埃落定》几十万字的小说改编成为多条线索、多个人物的川剧,情节曲折,步步推进,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编织出一幅经纬繁密的瑰丽画卷,丰富了川剧的题材与人物,为川剧舞台奉献了又一部优秀之作。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改编,而是把文学作品转化为另一种艺术形式,这实际上是一次重新创造。
这部戏如何进一步修改提高,主创团队已经有了许多好的想法。我在这里主要谈一点,就是全剧的主题旨归何处——也就是说,作为主人公的傻子,他内心深处的思想源泉到底是什么。全剧的关键人物是傻子,在时代变革的大历史背景中,他的所做所为,在旁人看来都是傻得不可理喻,但却处处暗合历史的合理性,每一步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此,情节发展的明线是争夺土司位置、与奴隶卓玛的爱情、两位土司夫人的明争暗斗,暗线则是红汉人(共产党)与白汉人(国民党)的道路选择,因此,《尘埃落定》的深刻主题,也就在于傻子的傻与不傻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脉胳。
傻子不是装傻,而是天真未泯、良心未丧,保持着“人之初,性本善”的天性,更重要的是,他受喇嘛的影响,总能从佛教的角度理解生命。他不愿父亲杀死奴隶,因为那是“七八十条人命”而不是土司眼中的牲口;他真爱卓玛,是因为卓玛真诚待他,他也待卓玛如平等之人;他选择种粮食而不种罂粟,是因为罂粟害人吃不饱饭;他施舍粮食赢得人心,是因为奴隶在他眼中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以至于他想当土司、智娶塔娜、解救卓玛,无一不是因为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与善良本性做出的本能选择,而非衡量利益、思虑计谋之后的狡诈取舍。直到最后,他的阿爸死了、管家死了、那么多奴隶死了,他也仍然本着不杀生的信念,做出了打开官寨的选择。在土司制度的旧时代,奴隶即是牲口的观念天经地义,傻子的这些行为不被理解,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傻;而另一方面,在傻子的思想根源中,还包括了佛教思想中的“一切皆空”。因此他总是梦见官寨坍塌,梦见自己变成一粒尘埃。这两种思想贯穿始终,他的傻和不傻正是基于这样的两点思想,也正因如此,傻子的行为不被人认可,被认为是傻;但他解救奴隶、平等待人的思想却与时代的进步紧密相连,他的行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他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未来(即土司制度的土崩瓦解),他是那个时代真正不傻的“傻子”。
但目前在剧中,有些地方的处理让人觉得傻子只是在装傻,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狡诈。在一些场景中,唱词太过直白,有些情节的设置也有待斟酌。特别是有意回避傻子的佛教思想根源,既削弱了人物的真实性,也削弱了原著的深刻性。因此我建议可以用“众生平等”和“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来统领他整个的行动,那么傻子的所有语言、行为就顺理成章,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深化下去。到最后,他打开官寨,并不是卓玛选择了红汉人、傻子也因此选择红汉人,而是在众生平等、珍惜生命这一层面上,傻子打开了官寨,与白汉人决裂;但傻子来源于佛教的一切皆空思想,使得他选择了消极接受不平等的现实,无力抗拒也无法抗拒,只能寄希望于生命的轮回。因此,傻子打开官寨,不是因为他要积极地改造世界,迎接新世界的到来;他死在白汉人的枪下,也留在了那个土崩瓦解的旧世界。这样的安排使得傻子选择为“红汉人”打开官寨的行为显得理所当然,也使整部戏剧的思想性更为深刻。
尘埃,尚未落定。
(光明网记者张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