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 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 高广健:
我对湘西很有感情,也曾在湘西的凤凰古镇为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做过舞美设计。而《三三》正是有着沈先生作品的一贯风格: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是那种淡雅的、静谧的、葱郁迷人的乡间牧歌情调。
从舞美设计的角度来说,当前舞美的呈现很完整,占据背景中心水的形象使用的很准确,利用两边大面积的曲线黑幕写意简洁的描写溪水,同时也有一些开、合的动态变化。遗憾的是两边黑幕的材料会比较影响全剧的抒情气质。因为它很暗,灯光无法改变,显得溪水有时亮、有时暗,有时又很浑浊,不够干净剔透。我觉得可以对两边黑幕的材料做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材料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语言表达,无论是硬的、软的、透的、半透的,或是一层或是两层,都可以尝试,目前它还没有达到属于这个戏的最佳表现手段。
既然选择水的形象作为视觉主体,就要在水的形象上做足文章。具体来说除了材料,我觉得有些地方可以用投影来解决。它可以很抒情地替我们营造溪水的意境,对山村的宁静安详也是很有效的表达手段。音乐、舞美、投影,听觉与视觉配合的相得益彰将会更美、更动人。
关于湘西,水和沱江的雾是这个地域最有灵性的,可以让整个作品视觉上具有诗性和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希望在这个方面将来能有所呈现。
此外,从布景的运动状态来说,桥是左右移动,水车是左右平行移动,包括整个石板路也是左右方向移动的,好像是框在了平行的舞台行动之中,缺乏与观众的纵向交流。既然舞美设置了舞台前区是水,后面是石板路的空间形象关系,如果按照生活逻辑能否在此空间关系基础上向前延展,哪怕增加一、两块石板、几个石块,让演员更接近观众一些是否更好呢?
目前基本平台有点过于写实、体量也有些过大,树叶下落的情景,和人物情感关系还不够紧密。通过视觉变化去推动人物的内心情感,做到情景交融,应是这部剧修改提高的努力方向。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光明网记者罗旭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