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崔伟:
经过三年多的积极探索,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已从简单的资金助产发展到智力的启发、优化,以及优秀作品的推广、弘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生产链条。这为精品力作的涌现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艺术评价标准上,锡剧《三三》值得关注和研究。它不以宏大的主题取胜,又为何在诸多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业界专家和一般观众的广泛好评,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呢?
首先,锡剧《三三》改编自沈从文的同名短篇小说,最大的价值是文学价值。它对原作文学底蕴的发掘是准确、充分的,没有因为要戏剧化、使角色命运清晰化而削减了文学内涵。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该剧未来的修改中,也是一个重要原则。例如,保留了三三身上至真至纯、朦胧感性的个性特征,人物情感比较丰富。在懵懂中拨开了一缕阳光的少女,在追求梦想和爱情路上的那一份美好、那一声渴望、那一点活力,让人动容。
其次,导演风格细腻中见灵动。唱念做打的呈现,显得从容、流畅,有情、有境、有味、有技。例如,董红的舞台艺术,有了一种固定的、优化的文本。每个动作、每个情节,包括人物情感的连贯、重点场次的呈现,都是在熟练状态下的一种即兴创作。音乐唱腔讲究,乐队比较投入,能够很好地呼应情感表达。舞台面貌清新,舞台美术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小草、石板的加强、调整都恰到好处,使整台戏更加精致。
总之,锡剧《三三》的艺术表达和二度创作,更加突显了戏曲和剧种风格。上次专家研讨会至今,作品经过几个月的修改复排,给人“小改动大变化”之感,初步呈现出精品面貌。艺无止境,接下来,《三三》将进入新一轮的打磨阶段,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提高。
第一,结尾有待调整。沈从文创作小说《三三》期间,正在追求张兆和,作品有意无意地带有倾诉爱慕之情、传达爱情信条之意,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深刻认知,表达一种人生态度。而锡剧《三三》的结尾,是“破茧化蝶”“回不来了”,显得太直白,妨碍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境界。原来的那个三三快乐、纯真,在遇到少爷之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短暂的甜蜜,留下了无尽的烦恼。她的一句“回不来了”,显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要开始新的人生。有鉴于此,希望对结尾做些感性化呈现,追求韵味悠远。
第二,桃子这一人物形象,有无存在的必要?如果要保留,就要突出她的人生、情感悲剧和女主角三三命运的有机联系。剧中,桃子去了城里、有了爱情,最后却没能留在城里,进而精神崩溃、人生毁灭。她的境遇,和三三追求新生活的理想,是否有些矛盾?换言之,这个人物使戏剧化的叙述变得不那么自然和流畅,有种人为嵌入情节的感觉。
第三,在表演圆熟的情况下,怎样强化情感冲击力?全剧富于造型感,这种造型感既有着凝固的画面美,也是一种灵活的创造。例如,主演董红的表演很精细、很传神,舞台驾驭得游刃有余。其他许多演员,也表现出扎实的演技。但有个问题是太圆熟了,似乎缺少了重点情节的张力,以及常演常新的新鲜感。也就是说,熟练和创新需要兼顾,不宜偏废。
第四,少爷的内心和性格塑造不够完整。少爷对三三的影响,是全剧的一个重要看点,也是情节推进、命运推进的一个催化剂。但遗憾的是,目前在这方面,表达得不够充分。这个充分,不在于篇幅多少,而在于准确和点睛。表达充分了,少爷的形象才能更生动。希望对此进行清晰梳理,以产生不搅乱主体、不概念主题的效果。
(光明网记者李姝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