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12-11 09: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安徽大学特聘教授 周志雄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从读者对网络文学的追捧到网络文学产业化趋势的形成,从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批评质疑到学术界倡导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努力,网络文学作者从业余网络“写手”到年收入千万元的“大神”,网络文学网站从个人论坛到上市公司,网络文学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将中国网络文学与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并称为当今四大文化奇观,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网络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以来的新文学谱系是不同的。作为通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纯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精英文学”,作为借助互联网媒介传播的网络文学对应的是“纸媒文学”。网络文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应时代而生,主要吸收了古今中外通俗文学及影视、游戏、动漫等大众文化的经验。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不足,需要以传统文学为参照系,有效对接文学传统,与传统文学融合是中国网络文学提升内在品质、扩大世界影响力的出路。

  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学道路已经显示出其独创性与可行性。中国现代文学主张“人的文学”“活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要为现实、为人生,表现自我,以现代精神和现代形式对古典文学进行全面革新。鲁迅、巴金、茅盾、老舍等人的小说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和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创作了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受外来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小说常见浓墨重彩的心理描写,运用多线并进的结构形式,刻画“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艺术含量和思想密度大,小说风格滞重、沉郁、苍凉。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的困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跟着人物走,人物跟着理想走。与纸媒小说相比,网络连载几乎不受篇幅限制,拓展了网络小说的内容空间,出现了大量数百万字的超长篇网络小说。它们将故事的戏剧性和曲折性扩大了,主角处在各种矛盾与困境中,一步步地成长,不用隐喻,不跳跃,不用读者猜谜,将所有的场景、对话,所有的故事过程,如实道来,一点点地展示给读者,把读者带到快乐阅读的体验之中。与那些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小说相比,网络小说故事性强,结构显得简单,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生含量与艺术含量相对要稀薄,更注重娱乐性,风格上轻松、明朗,充满谐趣。

  网络小说没有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探索意识,几乎没有隔膜、荒诞、虚无的精神体验,没有充满象征色彩的寓意系统。网络小说对接的是中国古代“小说是劝人的”传统,承载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判断分明,包含仁、义、礼、智、信,善恶有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正能量价值观。但网络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古典的道德价值观上,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的价值理念,表现个人勤奋努力的意义。网络小说讲述的多是奋斗者的故事,也都是有尊严者的故事,设定世界以人物为中心存在。

  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经济现代化社会程度越高,通俗大众文学越繁盛,大众文化产业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就越高。网络文学在中国繁荣兴盛,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社会现代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人们休闲娱乐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网络文学以颇具时代性的轻松故事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要。

  网络文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学在精神内质上与当下读者的心意相通。好的网络文学作品读来轻松、好看,不“烧脑”,满足了读者的梦想要求,所以,网络小说常被称为“爽文”。网络小说中常见的主角“升级”“逆袭”的人生道路,既是对读者愿望的满足,也是一种时代内在精神肌理的体现,它传播的是一个年轻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时代理念。个人通过奋斗不断变强,一路收获友谊、爱情的故事模式很套路化,却符合当下大众读者的心理期待。从表面上看,那些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故事多是想象性的,但从小说内在的气韵来看,写作者在和读者互动中更新作品,与读者的情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网络小说也有贴近现实的类型:那些婚恋小说,写尽现实中一地鸡毛的故事,把历史转型期人们的住房问题、情感困惑展示给读者;那些青春校园小说,以轻盈的故事叙述青春爱恋之路,守望真情,回望青春的迷茫焦灼,让同类身份的阅读者获得感同身受的心灵共鸣;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作者,以写实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人生轨迹,打开了人世百态的样貌。

  网络小说以好看的故事吸引人,对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说部”的传统。巧妙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的故事矛盾,紧张曲折的情节,充满个性魅力的主人公,是网络小说吸引读者的常用方式。仙侠小说思接天外,架起新的幻想世界,凡人成仙、成神,各种秘籍、法宝,魔族、星际、仙界、四海八荒的世界设定,不难见到中国神魔小说、西式奇幻、古代仙侠、现代武侠小说的流风余韵。言情故事的叙事模式多与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现代爱情故事相通。穿越小说的主角回到虚拟的历史中,展开冒险,体验精彩的人生。网络故事的场景设定是虚拟的,但人物的精、气、神是当下的。

  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这些套路是通俗小说模式的有效运用,是符合读者阅读心理的。这是网络小说面临的困境之处。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跟风、同质化倾向严重。网络小说是有高下之分的。好的网络小说作品是那些适当借用小说套路,但不依赖套路,而是发展、超越套路的作品。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类型领域的开拓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把握时代、适当沉潜、提高修养、勤奋创作,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有意将自己的作品打造成中国的《哈利·波特》,起点中文网将美国的漫威作为网站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意味着网络小说为游戏、动漫、影视提供故事脚本,需要“开脑洞”的创意,需要既能娱乐读者也能启示读者的精美故事。商业资本的注入是网络文学的发动机,从电子付费阅读到粉丝经济的形成,从网络文学到IP文化产业,文学插上网络的翅膀,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历史契机。同时要看到,网络文学商业数据的成功与文学艺术价值之间存在不平衡,网络文学作品数量惊人,但原创性低,有独特艺术个性的网络作家少。优秀的文学无一不是在和已有的文学传统的竞赛中获得成长的。只有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中国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融合世界优秀文学传统,借鉴吸收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不断提升内在品质,中国网络文学才能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周志雄)

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文章刊发于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1日 16版)

  【相关阅读推荐】

  周由强:坚守与求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

  黄鸣奋:网络大电影如何走向精品化

  夏 烈:网络文艺批评的三个学理支柱

  周志雄:网络文学的创作环境需要优化

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