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 正文

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12-12 15: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wyplzg@126.com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冰

  近年来IP火热,网络文学被推上了资本的风口浪尖。2017年11月,阅文集团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引起广泛讨论。资本的热捧,让网络文学又火了一把,也从某种角度反映了网络文学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又让人不禁感慨:文学的资本效能何以强势如斯?

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古装剧《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由孔笙、李雪执导,胡歌、刘涛、王凯等主演,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智博奸佞、扶持明君的故事,于2015年9月首播。

  回想网络文学初生时,还只是传统文学的互联网化,犹如出水芙蓉,天然可爱。人们用它来传情达意,聊以自娱或以文会友。然而,梦幻式的文学呓语,实难支撑作者和网站的生存。于是,不少文学网站在通变之中,走上了与资本、商业联姻的道路。这一联姻,带来了产业效能的空前释放,也使得网络文学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这几年,《致青春》《何以笙箫默》《甄嬛传》《鬼吹灯》《盗墓笔记》《琅琊榜》等的影视改编,《诛仙》《凡人修仙传》《斗破苍穹》《仙逆》《莽荒纪》《傲视九重天》等的游戏改编,既让各方力量赚得盆满钵满,也让网络文学创作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在产业与资本烛照之下,网络文学逐渐确立了一套商业游戏规则。作品如何开端、发展、转折、收束,都遵循特定的模式。这一点,从网上随处可见的新人指南、写作指南、写作技巧便可见一斑。有网络文学大神在授课中一针见血地指出:“YY是一切作品的精髓所在。YY就是菜里面的盐,调料。没有YY的小说,是不具备阅读价值的”。再如,玄幻必须“金手指”,都市必然总裁、玛丽苏,军事离不开热血,种田怎能无宅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读者为王、人气至上的氛围中,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的YY文学风靡各地;求新、求异、求刺激的题材开掘热度不减;打怪、升级、换地图的叙事套路恒常不变;求速度、数量,求点击、订阅,求打赏、带走等,成为作者惯用的苦情营销手段。放眼望去,各类爽文桥段不断上演:可以废柴逆袭、绝地逢生,可以扮猪吃老虎、超级打脸,可以迷宫夺宝、惊世奇遇,可以霸道碾压、君临天下等。而每日更新中,“且听下回分解”的爽感、卡点,更是将商业考量暴露无遗。

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情感剧《致青春》根据辛夷坞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由杨文军执导,杨玏、陈瑶、张丹峰领衔主演,讲述了少女郑微为爱情付出代价,并收获成长的故事,于2016年7月首播。

  此类设定和操作虽然千篇一律,但因与读者的欲望相接,极易诱导融入成瘾,带来超高人气。从产业角度来看,它意味着变现可能,意味着一种大IP。但尴尬的是,网络文学自身的盈利能力却相对较弱,远不及影视和游戏。因此,与其说产业领域热炒的大IP、泛娱乐关注的是网络文学,不如说着眼的是网络文学背后的粉丝效能。产业化境域中的网络文学,似乎越来越偏离文学的本性,成为“技术与文学的联姻,文学与商业的合谋”,而鲜有一部作品讲究文体试验、语言锤炼,追求诗性审美、价值承担。

  当资本在欢呼胜利、学界开始研究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深思:网络文学的第一属性,到底是文学性还是商业性?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究竟是资本的狂欢还是文学的胜利?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诸如此类,可谓言简意赅、高瞻远瞩,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了指挥棒,还需自念紧箍咒”。只有主动反思、积极担当,不被资本绑架,不被利益冲昏,切实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将文学性与商业性有效平衡,做到向上向善、激浊扬清,新时代的网络文学才能真正赢得人心。(周冰)

  【相关阅读推荐】

  周由强:坚守与求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网络文艺评论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

  黄鸣奋:网络大电影如何走向精品化

  夏 烈:网络文艺批评的三个学理支柱

  周志雄:网络文学的创作环境需要优化

网络文学岂能只见产业不见文学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