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开栏语】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积极推动网络文艺发展,建设主流网络文艺评论阵地,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光明网共同主办“网络文艺观察”(原名“网络文艺评谈”)网报联动专栏,针对当下网络文艺领域的热点话题积极开展评论。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网络文艺评论稿件,择优刊登于光明日报。投稿邮箱:wenyi@gmw.cn、wyplzg@126.com期待您的原创来稿!
重建网络文学评论的理论自信
——从“扎根网文场”到“跨界重建”
作者:庄庸 王秀庭
近年来,网络文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不可否认,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个人认为,至少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拷问:一是对顶层设计来说,如何落地、落实、落细、落小,才能符合并付诸网络文学的实际与实践?二是对基层创新来说,如何挖掘网络文学的优势和潜力,发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才能融入社会主义文艺的规划与发展?三是从社会主义文艺的顶层设计到网络文学的基层创新,假若二者之间存在着差距,那么这个差距到底是什么?
比起“差距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更重要、更根本、更基础的前提问题是:这个差距来源于什么,批评这种差距或者为这种差距辩护的各种观点背后的评判体系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会对网络文学的既成事实、现状与未来造成误读,也会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思路、逻辑和智慧造成误判。有鉴于此,需要重建网络文学的评判体系。
一、必须把握构成“网文场”的三个核心特点
第一是网络文学的研究重点,并不是分析文学性,而是网络性。当我们沿袭传统文学理论批评模式,或者运用西方概念话语体系,来做网络文学评论时,通常会强调文学性,侧重于作品作家、文化现象和社会背景的分析。但事实上,网络文学评论的侧重点应该是网络性,因为它的文本、作家、潮流与现象,是嵌入互联网“屏阅读时代”的新文化/文学生产机制中的,而且随着屏变革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传统“平阅读”单向度的文本作家分析,已被屏阅读互联式的网络性所替代。这意味着,理论与批评的坐标体系需要重建。
第二是从作品之变到“物变”,再到“人变”。网络文学作家作品的文本分析,并不只是内嵌于这种新生产机制中,产生复杂的从作品之变到“物变”的轨迹,最重要的是“人变”:阅读者、表达者、传播分享评论者一体化的人际关系,阅读结构、受众心态以及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结构性变化,例如哲学观、第二人生、时空观念等,都导致了网络文学土著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生态。
第三是互联网革命正在重塑网络文学的边界。网络文学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并嵌入更大的互联网系统中的小系统。因此,互联网正在发生的变革——例如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终端迁徙,互联网对全部行业的大渗透,异业联盟对网络文学行业的渗透和影响等,正在不断碰撞和融合中,重塑网络文学的边界。
因此,真正有用的网络文学批评与理论,应当能够对这种土著和跨界所产生的影响和机会提出洞察和应对的策略。
二、不能“预设理论”:从土著构建到跨界重建
当前的网络文学评论,存在两个典型现象:一是传统或学院派的研究者经常进不了场,在外围打转,并且习惯于用传统文学理论批评体系,特别是西方理论话语体系来裁剪网络文学的作品和审美。这样的批评,难免会有隔墙看花、绕着围墙兜圈子之嫌。
二是土著的批评和分析无法体系化、严密化,且对外界充满抵触和敌意,宁愿活在二次元的批评里,也不愿意被纳入三次元的评论里。这从主观和客观上,都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锋与交流、吸纳与融合,以及评论评价、评选评奖体系的构建。
因此,我们亟须立足于网络文学“土著的碎评”,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借鉴并融合传统文学理论体系、西方话语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来建构一个既具内生性又有丰富成长性的网络文学批评体系。这即是说,网络文学需要新的理论:从传统评论进场到土著构建,再到双方联手跨界重建。
三、重建新价值评判体系:从网络文学既成事实出发
面对社会主义文艺新形势、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新机遇,网络文学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评判体系:评判网络文学既成事实、现状与未来,洞悉和了解“让网络文学有力量”的真正力量是什么,把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思路、逻辑和智慧,熟悉和掌控主流新文艺重塑的理念和道路。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把握从网络文学到社会主义文艺的差距,并且尽力缩小差距,让网络文学成为重塑主流新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创新文艺、新时代的重要力量。
今天,社会公众对网络文学普遍存在误读和误解。很多人在看待和评判网络文学时,都习惯持有某种优越感,站在一个制高点,认为网络文学都是低劣作品、网络文学没有精品。这种差距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评判体系,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需要扎根于网络文学与新文艺的场中央,捕捉、提炼和总结新经验、新理念、新思想,跨界重建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倒逼传统文学理论与价值评判体系的变革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实践的繁荣发展。
换言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现有的主流标准来裁定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是不是精品,是不是能够产生伟大作家、伟大作品,而在于社会主义文艺已以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姿,准备拥抱和接纳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网络文艺庞大的创作实践和生产现场。因此,网文界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心虚、抵触和畏惧,而是以强大的内心,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炼和总结这种新文艺生产场内的经验、理念和新的思路、逻辑,并将之表达出来,积极参与主流新文艺的重塑。
四、从庖丁解牛到扎根跨界:网络文学研究与评论方法三大“小变革”
网络文学,现在不缺百科全书式的评论,缺乏的是纵深、垂直和精准的钻研。我们需要把“互联网+”时代的重构和此前对网络文学的研究系统整理出来,重新选择一个利基的“窄点”和“狭隙”,钻进去研究。具体来讲,“文本细读”“扎根研究”“跨界重建”三大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庖丁解牛:从文本细读出发
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专著的文本细读出发,认真剖析其背后的思路、逻辑和智慧。同时,对网络文学的经典、流行作品进行庖丁解牛,逐层发掘那些最受关注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和重大理论问题。在两者的相遇中,从小处寻找网络文学评论与评价、评选与评奖的标准与价值评判体系重建路径,从大处发掘新文艺理论和新思想体系的重塑之路。
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文艺领域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和重大理论问题,已经积累了丰厚的内生能量,可以作为“互联网+新文艺”思想体系的丰富例证。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体系,都是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和流,也有其他相互渗透、互文、互动的支流。研究一部作品内部如牛筋一样盘根错节的体系,才能辨析出线头、线索和脉络,做到追本溯源,真正支撑我们的评论与评价体系。
除此,剖析文本还可以让我们触及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的网络文学“地下水体系”。在这个体系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体系——这才是网络文学接续千年文脉、文统的关键环节。发掘每部作品的关心、关注和终极关怀,才能找到网络文学评论与评价、评选与评奖的标准,以及价值评判体系的构建路径。
扎根研究:立足于网文场,并在场中央提炼、总结新理论与评论话语体系
由于当下文学大格局的变化,不能只把传统文学评论与批评体系,或者西方类型文学与文化理论的概念体系引介进来,来观察、研判和分析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创作实践、创新风潮和发展趋势。我们更应该进场,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不断提炼、总结碎片化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系统的评价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是“利基点研究”:想象、猜测和勾勒整体性。
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不可能阅读完所有网络文学作品,而只能从局部细节切入,来想象、猜测和勾勒整体性。这种想象、猜测和勾勒,建立在扎实的“支点―杠杆―全局”的结构性支撑基础上。也就是说,要进入“创造力的黄金期”,必须把握三点:一是对碎片剖析的能力,二是活跃的想象、猜测和表达能力,三是“支点-杠杆-全局”论证、实证、验证的思路、逻辑和智慧。只有坚实的结构,才能支撑整个大局的想象与描绘。
既然有那么多思想的火花在闪跃,我们便应尽可能将它们捕捉到并成功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也要回顾过去,把过去的足迹整理出来,重组和重构成体系的观点、知识和思想谱系——只有在这种重组和重构中,那些零碎的、原创的火花,才会在全景视框中更有力度。从点到面,事实的论证和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其中的思路、逻辑和结构,是一种方法。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方法,尽可能找到支点和杠杆并撬动大局。这是“互联网+”时代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研究网络文艺、构建网络文学评论评价体系最有效的思维方式。
跨界重建:以原生性特质研究为原点的分析方法
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还需重构“互联网+”时代的知识谱系,尤其是新知体系。通过这种新知,来构建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景框——在这种全景框架下,我们当下的思想和过去的观点,才可能构成一个更有穿透力的知识谱系。具体到网络文学,怎样为网络文学研究、评论评价与创作提供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分析方法,网络到底为网络文学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网络性?例如,有人认为,当前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评论和创作,必须把握几组最基础、最根本的原理和趋势性的概念:空间、时间、哲学观、自我、社群、力量等。
分析原生性特质,并以此为原点,或可进行整个网络文学评价与理论体系的路径重建。具体实践中,我们需要跨越纯文学和网络小说、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等的界限,也需跨越文学与非文学、文学评论与其他社会学科理论、文学与政治和社会之间的界限,采用一种跨界的、更高层面的,一种系统论、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分析网络文学及其理论与评论评价体系的诞生与崛起。(庄庸 王秀庭)
【相关阅读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