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大漠风光,弘扬丝路精神
——访青年书法家曾宪良
蚩尤故里湖南新化,以梅山文化闻名遐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青年书法家曾宪良,便生长在这里。多年的耳濡目染、勤学苦练,让他的书法功底逐渐加深,尤擅行草和隶书。作品格调高古,苍劲中不失优美,厚重里有着洒脱。书法《丝路古诗文》,获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类)滚动资助项目。“路犹长,定当不竭努力、砥砺前行。”曾宪良常说,自己犹如一粒种子,只有沉下去着床泥土,才能萌芽抽叶、不断成长。
曾宪良近照
幼时在外公家长大,住在一栋百年老木屋里。南方的山雾和雨气,吸附在木板、粉墙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水印图案。这些奇形怪状、斑驳陆离的图案,为曾宪良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乐趣。他每每从厨房捡来木炭,对着图案在墙上描画。经过早年的涂鸦,他对字形结构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学生时代,他的作业本时常在班里作为范本传阅;大学期间,在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大学毕业,曾宪良到乡村中学教书,一待就是11年。期间,他将一间废弃的教室修整为工作室,用一块废黑板、一个破床架拼凑成创作台,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练字、看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他依然保持平和的心境,在艺术创作中自得其乐。2011年,通过选调考试进城工作后,面临更大的压力,曾宪良经常挑灯夜读、抱帖而眠。生活的磨砺,让他的艺术语言变得更加硬朗,作品有了涌动的生命情感、蒸腾的时代气息。近年来,曾宪良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展览,如中国艺术节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行书展、全国草书艺术大展、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白石艺术节全国书法展等。
中国文联出版社编审周劲松评价说:“纵观曾宪良的书法艺术,我以为其主要特点是楷隶凝重而不失灵动,行草率意而沉雄,始终恪守和秉承着汉魏遗风,不华丽、不妖冶,不会令人激动得大呼大叫,却硬朗沉着,讲求实质,平实里见风骨。”书法《丝路古诗文》,是曾宪良的代表作,从2013年开始构思创作,包含30幅作品,以大尺幅和大字居多,充满苍茫浑茂之气,书写大漠风光、弘扬丝路精神。
《丝路古诗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立意高远、内涵深刻。“在这条拓荒、光荣、梦想与开放的路上,不仅互通贸易和技术,还交流了思想与文化,留下了璀璨的诗篇。”曾宪良表示,希望梳理相关古诗文名篇,创作一系列书法作品,来表达对丝路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构思完成后,他翻阅了《史记》《汉书》《后汉书》《边塞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诸多图书资料。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玄奘西天取经……丝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曾宪良的创作热情、自信和灵感。他每天耐心临摹古帖、锤炼笔墨语言,以期达到艺术风格与丝路精神的完美结合。“随着临摹、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在我眼前更加明晰。”曾宪良介绍。
由于工作繁忙,他只能抓紧一切碎片时间来创作。集中创作期间,更是每天把自己关在书房,全身心投入。时间一天天过去,废纸也越来越厚。对待艺术,他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丝路古诗文》系列终于获得了业界认可。在作品集自序中,曾宪良坦言,这些作品还很不成熟,甚至稚嫩,但无法抗拒的激情跃然纸上。因创作之际,眼前总是闪现出丝路英雄张骞孤独而坚定的身影。“当此时,丝绸一样柔软的毛笔,内心如青铜之骨骼,坚硬而劲挺,充满力量。”寥寥数语,打动人心。
“作为一位普通的书法爱好者,能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我感到无比幸运和荣耀。基金的资助,有效地改善了创作条件,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钻研艺术。”曾宪良表示,新化县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文化建设比较薄弱。基金的资助,引起了当地人对文化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的关注和重视,加快了全县文化建设的进程。在他看来,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要有一点“百年之想”,想想作品的文化价值、长远意义。“这种‘百年之想’,可以激励人们在艺术创作中保持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