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物成长奠定扎实的台阶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胡绍祥(中央歌剧院一级编剧):
音乐剧《国之当歌》内容比较震撼,但不够感人。究其原因,主要是聂耳被符号化了。剧中的聂耳,不是历史上真实的聂耳,而是主创人员想象中的聂耳。剧本方面,还有哪些提升空间呢?
首先,聂耳为何从云南来上海,是为了逃避逮捕。他为何要改黎锦晖的乐谱,是因为内心比较苦闷。在民族危亡关头,聂耳觉得,自己的琴不能再拉靡靡之音。于是,和黎锦晖发生了强烈的冲突。黎锦晖要赶走聂耳,但聂耳和小莉深深相爱,小莉又是明月社的头牌。在小莉求情之下,黎锦晖才同意留下聂耳。一开始,就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才能吸引观众。后来,聂耳在街上见到了早已认识的田汉,田汉为了纾解他的情绪,带他去体察码头工人的生活。有了扎实的生活积累,聂耳创作了著名的《码头工人歌》。
其次,田汉和黎锦晖在剧中显得同质化了。田汉是聂耳精神上的引路人,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田汉鼓励聂耳,赋予音乐以新的使命,用音乐为人民歌唱、为民族呐喊。这样,去码头体察生活这一情节才更合理。黎锦晖是聂耳音乐上的引路人,希望他用音乐来娱乐大众。聂耳很尊重黎锦晖,但无法认同他的理念,于是才产生了冲突。黎锦晖是个音乐工作者,有身份,也很善良。他的所作所为,也有自己的道理。而剧中的人物塑造,显得过于简单、扁平化了。希望对田汉和黎锦晖,形成准确的人物定位。
再次,第四场“街头怒火”相关内容有点多,建议集中到码头来展示社会万象。码头工人为日本的一个货轮卸货,不小心把箱子摔下来露出了武器。日军的残暴,引起了码头工人的反抗。码头工人被打死,在聂耳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这样,聂耳的成长台阶才能更扎实。另外,聂耳和小莉的爱情,可以参照聂耳创作的《梅娘曲》:小莉用歌声唤醒了一位负伤的军人,让聂耳对她消除了误解。
最后,戏剧高潮不够明显。在虚拟状态下,看到那些学生牺牲了,这时聂耳和田汉应该同时出现。紧接着,是田汉介绍聂耳入党。田汉在被捕之前,将歌词交给了聂耳,使聂耳心中积蓄的所有情感爆发出来,谱写出划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如此,戏剧高潮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作为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音乐剧《国之当歌》的好品质显而易见。接下来,希望主创团队扬长补短、精益求精,把作品打磨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