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追本溯源话孝庄

追本溯源话孝庄

2018-07-11 14:22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追本溯源话孝庄

——评剧《孝庄长歌》的艺术成就及提升空间

  作者:黑龙江省龙江剧艺术中心一级导演、主任 李文国

  孝庄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安定国本贡献巨大,雍正帝对其有“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的褒奖。孝庄出生于科尔沁草原,广袤的绿野留下了她儿时的记忆,人生华丽的乐章是在盛京(今沈阳)奏响的。由沈阳评剧艺术研究中心、冯玉萍艺术工作室创排的大型评剧《孝庄长歌》可谓是追本溯源。盛京沈阳是孝庄的第二故乡,在孝庄的生活习性里,自然渗透着沈阳人的文化积淀。由沈阳人冯玉萍演绎孝庄也自然是得天独厚,且浑然天成绝无斧凿之痕迹。

  评剧《孝庄长歌》欣赏了很多次,毫无倦意,尽享艺术审美之快感。由于本人学艺时师承评剧“小花脸”名角“小春华”,至今对评剧艺术有割舍不掉的深深眷恋。特别是对评剧名角“三度梅”获得者冯玉萍崇拜得五体投地,作为评剧“花派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用心灵与智慧将北方的评剧艺术推向了无法超越的巅峰。《风流寡妇》《疙瘩屯》《我那呼兰河》成就了令人折服的“东北女人三部曲”,也为评剧艺术留下了辉煌的范本。冯玉萍的艺术成就是评剧艺术的宝贵财富,其精神是当今戏剧人的光辉典范。

  《孝庄长歌》是冯玉萍的又一力作,从归源寻根的角度挖掘探索孝庄的心理历程,“格桑花开放在巍巍宫墙内”的形象种子深入人心,全剧通过祝寿、定情、夺位、献玺、三杯酒、鞭尸和魂归故里几个情节,塑造了一位有灵魂、有血肉、有人性的孝庄艺术形象。每每观赏该剧,总有融入其中余韵未尽之感。

  这部《孝庄长歌》中,冯玉萍把人物演活了,对孝庄少女、母亲、情人及奶奶几个人生阶段的分寸感的拿捏与尺度的把握无可挑剔,但是对于整个舞台艺术节奏和文学剧本等方面尚有提升的空间。

  一、舞台节奏是艺术生命

  有效把握舞台节奏对整场剧有着重要作用。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还需要对整场剧的节奏进行把控,把想写和略写划分好,然后重点解决细节问题。

  《孝庄长歌》舞台节奏设置有点拖沓,这使得整场剧没有高潮,较为平淡。如果压缩“祝寿”和“魂归故里”两个情节,节省出时间成本将“定情、夺位、献玺和三杯酒”等情节细化,会清晰地分辨出详写与略写的层次,观众也会被这场剧的强烈节奏带动,容易受到感染。

  同时,该细化的情节设置还应该加强,细节决定成败。《孝庄长歌》中若把定情时的情窦初开、三杯酒的情意缠绵演绎得惟妙惟肖,细节深入人心,观众情绪上来了,自然会有效提升观赏性。“鞭尸”一幕是全剧的最高潮,但这一幕也比较平。该剧的情节设置是孝庄最终答应顺治对多尔衮进行鞭尸,这是不应该的。建议改变孝庄的违心懿旨,坚决阻拦顺治固执强行为之。虽然最终顺治没有听从,但至少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随后,当恐惧的鞭声由慢到快,如打在孝庄身上,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部分,处理合适,节奏才能和谐,又能够带动观众情绪的情节,也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二、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人是舞台戏剧的重点,因此人物设置应体现出个体的特点。从皇太极到顺治再到康熙,三位皇帝应该是不同的样子,但舞台上的三位皇帝的衣服、妆容、样式、年纪看起来差不多,应该有所差别。建议康熙可以不出现,调整为画外音即可。这样既保证了人物性格,也是删繁就简。

  同时,多铎和阿济格的人物性格与舞台行为相近,在两场中的表现也差不多,那其实保留一个就可以了。建议这一块也要认真思考一下,让这两位王爷有所区别,让人物的性格更加饱满、突出。比如,一个是直截了当的性格,一个是优柔寡断的性格;或者一个阴险一点,一个坦荡一点。

  此外,《孝庄长歌》整部剧的舞美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巩固,音乐主题需要强化,部分细节还需要再打磨。

  戏是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冯玉萍艺术工作室汇聚了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凭借他们智慧和对艺术的执着,一定会使《孝庄长歌》真正成为引领时代的艺术佳作,北方评剧的“里程碑”,久演不衰的戏剧精品。(李文国)

[责编:刘冰雅]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