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舞台美术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申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
音乐剧《国之当歌》的题材选得好,在音乐创作、演员表演等方面也有诸多亮点,但舞台美术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
舞台美术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正投面纱幕和背景LED结合的方式,使用舞台台面的平台移动,来完成戏剧场景空间的转换。这种舞台结构,已经将布景部分减到最低限度,比较符合巡演形式。但把过多任务都交给视频去完成,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东西。视频除了需要还原现实环境以外,还要负责阐释大的历史背景。现在,正投面纱和背景LED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其中,正投面纱主要负责历史背景的揭示,背景LED屏则更多地用以环境的介绍。正投视频和整个剧的结合比较理想,问题比较大的是背景LED的运用。第一,LED屏技术是自发光的,亮度很高,会在视觉上比较夺目。这样一来,就会把舞台空间压得很扁,视觉上的空间幻觉就减少了。第二,LED视频中形象元素的选择也很重要。在中心演区的布景迁换和视频形象之间,没有产生理想的化学反应。视频元素的使用比较被动,基本以环境说明为主。所以,就在每场的变化当中,显得简单化、图解化。
简言之,LED需要在元素选择、视频形象结构方面再想一些办法。视频元素的选择,有时需要和戏剧的每个环节紧密勾连。后面背景和前面空间之间是什么关系,存在什么逻辑,值得进一步思考。例如开场,中心演区是排练场,背景LED使用的元素是半俯视的排练场空间。二者在比例、空间逻辑上并没有相互配合,看似是在解释这是什么场景,但因为结合不够有机,使得视觉方面相互消解。事实上,舞台美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创造舞台幻觉,形成超出物质存在的有张力、有想象力的空间。舞美设计,要考虑到舞台形象,以及舞台布景和演员表演的关系。
另外,剧中正投视频比较舒服,不管是面纱处理还是大环境营造。例如,学生倒下时,田汉从后区走出来,投影没有一个整面的媒介去接受,而是直接投射在后区的“之”字形平台以及烈士们的躯体上,形成了悲壮、萧瑟的戏剧氛围。
正投和接收正投的媒介,以及表演、LED之间,如何达到一个巧妙结合,还有待斟酌。现在,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舞台样式和一组核心的舞台布景。因为这一版本的舞台美术把重心放在了视频上,布景被拆解得零乱无序,风格也不尽相同。例如,后区的“之”字形平台,在剧中运用得比较多。中区有两个高车台,配合台阶的推动使用。这两组布景,是中性化的。铁锚,以及小提琴镂空的形象,是一种带有提炼性、表现性、象征性的舞台布景。而劳工长庚的家,是个写实风格的舞台布景;街头救护站的拱形门吊景,又是为了切割视频而构建的布景结构。在这其中,布景风格类型众多,却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
还有一点,是视频和布景的结合在戏剧当中的作用。个人比较喜欢第二场“市井歌声”中聂耳和小莉在江边的戏。这个布景,用了两个高平台。二人坐在平台上,视频从江往下走,慢慢变成了星空,把人浸入爱的海洋这一内心活动进行了外化,布景、视频和表演可谓相得益彰。
在戏剧构架中,舞台美术不应只是阐释环境、营造氛围,还要寻找到形象的“核”,对戏剧高潮、人物塑造有所推动。这样,才是留得住的舞台美术。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中,舞台美术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希望系统梳理、逐步完善。最后,在艺术创作中,希望少些行政干预、多些自由空间,让作品更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