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唱念坐打等基本功
——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李丹丹(中央歌剧院演员、导演):
音乐剧和戏曲比较相近,要求演员具备唱念坐打等基本功。在音乐剧《国之当歌》中,唱没有问题,但念、坐、打略有欠缺。
在音乐剧中,交响乐是可以使用的。我们不能像一般流行摇滚那样,但音响也不能不用,因为声音太小往往没有震撼力。架子鼓与电鼓,哪个更震撼感官?在《国之当歌》中,热血沸腾时,需要架子鼓那种电的冲击力。
聂耳和小莉的爱情基础是什么?首先产生于一种大众意识、平民意识,二人都同情劳动人民。小莉带着聂耳,去体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聂耳被深深触动,“不自量力”地扛包时被压倒地。码头工人,包括那个工头,起初有点自私,但看到此情此景,要有一种扪心自问。他们可能每人捐出一个打工签,主动向长庚伸出援手。在这个基础上,自然形成了民众的团结。
还有挑帽子那场戏,也有继续开掘的空间。本来有点腐败的巡警,被日本鬼子挑掉了帽子,遭到了极大的侮辱,这时应该有所觉悟。还有包租婆、小混混,最后是否也觉醒了?希望通过这场戏,来唤起民族意识。大家齐心协力,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三场“浦江风暴”中,舞蹈队很专业,身体都比较修长,但舞蹈似乎缺乏力度,没有表现出劳动人民沉重的生存状态。漂亮和美,并不适合在这里出现。
另外,第五场“剧社风波”中,聂耳误会小莉后,把《毕业歌》的乐谱摔到地上,愤然离去。这时,小莉应该有着什么反应呢?她有可能哭了,边哭边唱,并被歌曲感动,越唱越起劲。唱完之后,她高举乐谱说:我要把这首歌唱到南洋去,让那里的人听到这样的歌声!二人的感情,一直持续着。募捐时,《毕业歌》应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最后,小莉被敌机炸死,唤起了聂耳深深的仇恨。这里,建议改成报童毛娣被炸死,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仇恨色彩,让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格局更大。
除此,一些演员的台词功底有待加强,表演痕迹较重。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例如,小混混抢走的报纸,充其量是两份,缺乏说服力。长庚妻的身材、服饰等,不太符合人物身份。这里,希望继续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