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剧本和剧情的比重分配
——在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吴朱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研究员):
《开炉》是一部颇有传奇色彩的抗战题材的优秀话剧,表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浩然正气和自觉自发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特别是塑造了冯淑玉这样一个侠义智勇的新女性形象,因为我们的戏剧舞台上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戏很少,该剧在塑造新女性形象上进行了创新。
我个人比较喜欢冯二孩的大段独白,虽然有点长,但表演确实很生动,词写得也非常好,把一个看似软弱、年过半百的人的心理,一个在民族和生计多重压力之下的小人物的人生,写得淋漓尽致,层次丰富。还有,在开炉之前,冯淑玉和铁锤谈到结婚时的温馨回忆,在这种大战之前、风雨之际的严酷背景下,显得格外温情,给人的印象非常好。
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剧本上有些问题,主要是罗铁杠这一人物的问题。任何一个剧本和人物都涉及到定位的问题,他告发炸弹之事,需要明确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因为这决定了这一人物的性质,决定着剧情如何发展,包括他和所有人的关系、矛盾。我个人更愿意相信他是无意的,是日本人出于需要树立一个典型。按照这样的思路,铁杠最后克服了自己的懦弱,挺身而出,投身战火,这样的情节更加合理,也更加符合全剧的主题。
目前的剧情中,罗铁杠的前后几段话或多或少有点互相矛盾。一开始他说炸弹是跟小野军长一起看到的;后来又说那个炸弹是小野上交的;又说“人家皇军对我那么好”……这容易让观众对他产生歧义;再到后面,他又说:“在小鬼子眼里,中国人的命一文不值啊!”这中间需要铺垫说明展现他明白、转变的过程。
二是,剧情设置的分配比例。比如,剧本20--23页当中,老大见到老三后质问他、警告他,过一会儿老二从矫正院出来又把老三教育了一顿,在表达意思和内容上都有些重复;还有朱老板强迫义和盛换匾,要火烧店铺、又再次奚落老三,整段篇幅是不是过长?而且给人一种中国人“窝里斗”的感觉。剧目时间有限,我们可以精简一下,腾出一些篇幅,增加一些更有助于情节发展的戏。另外,三人情感纠葛的戏份比例过高,使得运铁的线索最后有些匆忙收尾,这还是怎么布局、怎么分配戏份的问题。
还有一些细节的问题:
时间的顺序可能有点模糊不清。开场先说铁杠被评上模范了,后来又说他是一年多前被评上的。
整体上,个人觉得音乐的使用有些过多。比如两个人回忆往昔时,突然起音乐,人物在哭诉,音乐其实没有那种气氛的渲染,反而觉得有点出戏、搅戏。
两段相声个人比较喜欢,但确实有点长,互相关联的应用挺好,看能不能再压缩一下。
剧本的语言非常精彩,包括人物的内心情感都写得很好,但还有一些小小的问题值得商榷,即有些台词过于书面化。比如冯淑玉,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背景下,说“鬼子重兵把守封锁消息”“真是人才”“今天是义和盛悲喜交加的日子“之类的话,比较书面。
快到结尾,几个工人被杀了之后,有一个场景老三瘫倒在地上,其实这里兄弟几个应该把他拉起来,借机鼓励他,让他从此能够站直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直接推上高潮?目前剧本里,是众人继续讨论怎么行动,并且把义和盛的家谱介绍了一下,这段的内容、节奏、目的可以再思考一下。
最后,可不可以用一些老沈阳北市场的影像资料,可以让观众有更多的具体印象,不然现在舞台能够看到的更多是戏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