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这个人物有些单薄,缺少血肉
——在越剧《屈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温大勇(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社原主编):
承认一点,越剧版《屈原》和话剧版《屈原》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能够感觉得到作者也想摆脱话剧《屈原》的影响,但不得不说剧中仍有一些话剧的影子。婵娟这个角色是郭沫若先生的独创,把这个人物放到越剧版本里,不由得就会让人联想到话剧。
其次,编剧对宋玉这个角色是有期待的,用创作者的话来讲,就是希望他能扛起屈原所肩负的重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应该说正是宋玉增加了越剧《屈原》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从最后舞台呈现出的效果来看,两个宋玉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剧中借渔夫、宋玉、靳尚之口,反复提到了“水至清则无鱼”这句台词。这句话究竟想暗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否则,“水至清则无鱼”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消极的世界观,而这应该和屈原无关。
对于屈原这个人物,我一直都很感兴趣。虽然在文学史上,屈原享有很高的地位,但他绝不是一个在政治舞台上成功的人。所以如何能将屈原这个角色更加丰满地呈现出来,有很大的难度。我觉得目前来看,越剧版的屈原还有些单薄,缺少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