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把握好主题多义与语言歧义间的矛盾
——在越剧《屈原》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涌泉(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一级编剧):
越剧《屈原》让我们眼睛一亮,它厚重而不失空灵,文采飞扬,兼具哲理和诗意,给婉约柔美的越剧带来了一种阳刚之美。该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屈原形象。屈原的人格映照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这种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对清朗世界的向往,具有永恒的价值。
该剧内涵丰富,既倾情演绎了屈原爱国、治国、救国之魂,又深刻揭示了为君、为臣、为人之道。过去,一直强调戏曲“一人一事一线到底”,有的甚至说,能用一句话概括的戏才是好戏。但我要借用剧中的一句台词“水至清则无鱼”,假如一句话就能把一部戏说透了,那就像一杯清水一样,缺乏品味余地,没有了咀嚼的价值。文学提倡主题多义,戏曲虽不能完全仿照,但内涵上尽量丰富一些,是没有错的。越剧《屈原》就表现出了多义主题,难能可贵。但是,要注意把握好主题多义与语言歧义二者之间的矛盾。
屈原品行高洁,他的理想世界里容不得半点浊物,正如剧作家所写,“志在扫荡世上浑浊之气,不屑与浊者同行”;靳尚信奉的是“水至清则无鱼”,这两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两种政见、两种人生。渔夫作为第三者表示“水至清无鱼,水至浊鱼死,不清不浊,鱼儿肥美”,在观众眼中渔夫是世俗的代表、民意的象征,这就如同在序幕中给全剧定下了一个调子,而这句话是有歧义的,会引起观众误会。
最后一场屈原和靳尚对话桥段,我建议做如下调整:靳尚说“世,不能看得太清,清了难有作为”后,屈原不是说“人,不能陷得太深”,而是依然对应落脚到“浊”字上,比如说,“人,不能变得太浊”。渔夫同样紧扣清浊说,大意是“河水有清有浊,清清浊浊,浊气太盛,清不压浊,鱼儿怕死,都跑到秦国了”。这样表述的话,关系就理顺了,对“清”进行了肯定,对“浊”进行了批判,价值判断就清晰了。渔夫在对“不清不浊,鱼儿肥美”自我否定的同时,实现了主题新的升华。
(光明网记者刘冰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