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使现实显得美丽
——访青年艺术家柳秀林
哲学家丹纳说过,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改变现实,而在于表达现实,艺术用同情的力量使现实显得美丽。柳秀林深信不疑,在创作中身体力行。
柳秀林近照
柳秀林,80后画家,现供职于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室,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生于齐鲁之地、学在荆楚学府的他,身上葆有着天然之感与赤诚之心,“一个画家应该有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用心体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说。
《家园》材料:纸本水墨
“笔”关当下
休息时间,八位农民工聚集在局促的空间里,或抽着烟、或喝着水、或望着远方,他们的背后是砖砌的墙和木质建筑。
这是柳秀林的纸本水墨作品《家园》中的场景,该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美术类)滚动资助。
“《家园》中的画面其实就是现实中的农民工工地的劳动场景,意在通过建筑打造每个人心中自己的理想家园。”柳秀林说。
《家园》是诞生于“荆楚鄂西地区留守人员及家园系列的研究与创作”项目中的一个作品。2014年,柳秀林加入到“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鄂西行——湖北省美术院大型美术创作项目中,多次深入荆楚鄂西地区考察、采风、写生,体会颇深,也有了更多关于当下的思考。
“印象最深的还是鄂西地区的留守的老人和孩童,他们给了我思考和创作的冲动。”柳秀林深有感触地说,“我想将这些人的生活现状展现出来,所以选择通过青壮年的农民工的劳动场景来表达与映射,就产生了《家园》这部作品。”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一经推出就引来很多人的关注。
“荆楚鄂西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观、木质建筑的开发与保护,也是一个问题。”柳秀林采风中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恩施盛家坝小溪村的很多吊脚楼建筑群,非常具有地域特征,但亟需保护和修复。这也是为什么《家园》中会出现木质建筑。
《家园》不同于其他的美术作品规规矩矩的形状,它的顶部是圆形。柳秀林解释道:“圆顶可以映射家园之意。另外中国文化元素讲究天圆地方,这样更合理些。”
不论是对留守儿童和老人,还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建筑的保护、传承,柳秀林都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尽绵薄之力,《家园》也就应运而生。而这幅作品也是对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省银奖作品《守望》系列的延伸。
“关于家园的记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而我,想通过这幅作品构筑起家园的样子。”柳秀林深切地说。
《守望》材料:纸本水墨
“墨”从传统
作品《家园》中人物各具特点,柳秀林通过绘画技法将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家园》创作画面以水墨为表现手段,遵从笔墨的传统。技法上通过水墨以工兼写的方式表达,旨在找寻一种写意与写实及中国传统文化笔墨情趣与当代视觉语言的有机结合。
画面中农民工的面部与手部以精微的写实笔法绘写,结构分明而笔触柔和;衣服及人物的身躯以奔放洒脱的走笔写意的方式描绘,墨色浓重而干湿渗化;几处飞白贯穿,画面虚实互补,背景的概括与提炼,人物形象个性特色和真实性就此而出。
在构图上,柳秀林采用了一疏一密、一冷一暖、一虚一实、一分一合的方法,这也就使得哪怕是不懂绘画艺术的人,看到这幅画也会有一种节奏感和耐读性。
艺术源于生活,但毕竟也高于生活。在柳秀林的心中,“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人生都不能过于直白,含蓄自然有其特别的美好,也能给大家更多可思考的艺术空间。”
柳秀林工作照
笔墨当随时代
艺术的理想在于表达人的主观精神情趣,更是人性的内容,描绘出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题材尤为重要。柳秀林始终觉得,创作最重要的是关注当下、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关注当下,就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作的遵循,为人民书写情怀,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就要学会提炼生活、深刻剖析,不能简单的、概念的去模仿、编造。”
寻找新的造型语言也是一个重要点。“要注重笔墨自身的潜力与可能性。”柳秀林提出,笔墨造型语言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多些朴质的“陌生”,使画者和观者在这层“陌生”面前产生深沉的思考和全新的审美心理活动。“当然,创作本身也是一个由纠结到舒展的过程,要找到契合内心表达的气息,去找寻‘心之所向’的心境与画境共鸣的理想境界。”
对绘画艺术的思考与学习,柳秀林始终如一。对未来,他也给自己提出要求,“我希望在不断的创作中,能够成为一个注重人格、学养,注重挖掘自身艺术潜质的画家,让作品更具人文内涵。”(王营)